我自考网( zikao5.com )

 找回密码
 注册

我自考论坛新人签到! 到各省圈子新人签到送奖励~ 进入自考圈子自考资料专题

历年自考试题和答案 集合2008年以来的自考试题及答案! 考必过一考通自考小抄 - 自考密卷

自考资料【注册网站】|论文指导QQ905363546 自考英语学习英语俚语学习自考公共课 自考专业课网站地图关于我自考网_zikao5.com

特别提醒:想登录了解网站可用临时帐号【加微信zikao99索取】
搜索
查看: 6364|回复: 0

[随堂笔记] 现代文学作品选》大部分考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6 11: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凤凰涅槃》是如何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
答:郭沫若的《女神》传达出了“五四”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而《凤凰涅槃》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通过凤凰的崇高、坚贞而又富于反抗性的形象的塑造,通过凤凰集木**而又获取新生的奇幻的构思,抒发了诗人彻底同旧世界、旧我决裂的决心及对光明的新世界和新自我热烈憧憬的精神。这种个性解放的思想,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自我牺牲和革命乐观主义态度,正是“五四”精神的集中体现。

2、《荷花淀》是如何刻画水生嫂等女性群像的心灵美的?
答:《荷花淀》中对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像的描写,是这篇小说最具华采的乐章。作者通过“离别”、“寻夫”、“遇敌”、“相会”几个片段,以轻松明快的笔调记录了她们成长的过程,但在描写上并不是平均用力,对那些能够突现人物人性美、人情美的场面、细节从容泼墨,工笔细描,其他过程则粗线条勾勒。“夫妻离别”一段,不仅详写两人对话,而且连水生嫂听说丈夫参军,心里一震,被苇眉子划破了手指的细节都纤毫毕现,充分表露了青年夫妻恋恋不舍又顾全大局的复杂心绪。至于游击队活动、妇女们组织队伍这样的大事,只几笔带过。或简或繁,忽收忽放,突出了劳动妇女的心灵美。

3、分析《小城三月》对主任公翠姨的成功描写。
答:《小城三月》对主人公翠姨的艺术描写十分成功。作者运用侧面描写、对比烘托、细节描写等手法,刻画翠姨柔美雅致、娴静孤傲的气质特点。作者还尤其擅长于以女性作家的敏感,通过年轻女性的生活琐事写人物性格。买绒绳鞋一节,把翠姨的内向性格和感伤气质,写得细腻传神。翠姨对堂哥的爱深藏不露,作者以极含蓄简洁的笔墨点现。翠姨父死母嫁,身世寂寞,还因此受有些人的歧视,使她认为自己的命运不会好的;她个性倔强,不从心的事就不愿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的性格确如小说中人物所云,有点像林黛玉。临终前对堂哥的一番话,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凄婉感伤,很有艺术感染力。

4、分析《死水》的思想内涵。
答:在《死水》这首诗里,我们感受到诗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红烛》里所表现的那种纯朴的爱国情思,在这里转化为对祖国现实的强烈不满、失望及由此引发的愤懣mˆn之情。诗人透过强烈的审美反差,使人感到越是写死水的“美”,就越能体味到它的丑,也越能领悟到诗人心底的悲愤——原来理想中的种种美好,只不过是一沟发臭的死水!诗人理想的破灭、追求的绝望及由此转化而成的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忧患,都变得更加深沉、冷峻了。

(2)分析《死水》的艺术特点。
答:《死水》是闻一多所提倡的诗歌“三美”理论的最满意的试验。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他主张新的格律诗必须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和“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死水》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每行诗都由四个音步(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三字尺在每行中出现的位置可以有变化,收尾都是双音调,这样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每节四行,每行九字,形式十分整齐。闻一多对新格律诗的提倡和实践,有助于纠正“五四”以来部分新诗“散而无章”的弊病。

5、分析《日出》中陈白露的基本内涵和典型意义。
答:《日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知识女性陈白露的形象。陈白露从小与方达生青梅竹马,并且有一颗纯洁的心灵。她自以为凭自己的年轻美丽与聪明才智在社会上能够闯出一条路来,然而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她被迫沉沦当了红舞女,成了交际明星,过着“舞女不是舞女,娼妓不是娼妓,姨太太不是姨太太”的寄生虫生活。尽管这样,她的良心、正义感尚未泯灭,同情被压迫者,热心保护、救助:“小东西”,与方达生保持一定的感情联系。她始终在矛盾与痛苦中生活,她的悲剧,来源于她的薄弱意志与贪图享受,但也来源于黑暗的社会现实。她也是一个被侮辱、被玩弄的女性。而当她赖以寄生的银行家潘月亭破产,巨额债款无法偿还时,她只得在日出前服毒自杀。
陈白露的悲剧命运具有较典型的意义。一方面说明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资产阶级的人生哲学与生活方式对青年一代的严重腐蚀;另一方面也告诫人们,青年知识分子如不投身时代的革命洪流而贪图安逸享受,向黑暗势力妥协,终会堕入与旧制度一起灭亡的深渊。陈白露的自杀也是她自己的一种清醒的选择,有所醒悟而无路可走,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6、分析潘先生的形象。
答:潘先生是一个软弱、动摇而又自私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知识分子形象。他唯命是从、苟且偷生、卑微怯懦,不敢得罪上司,违背本意通令开学;易于满足,随遇而安;虚伪、狡猾,如申请加入红十字会、提供妇女收容场所等不过是自私心理的掩饰而已。总之,潘先生是一个裹着私己人生的灰色人物。

7、(1)分析《春风沉醉的晚上》的抒情特色。
答:《春风沉醉的晚上》与郁达夫早期的其他小说相比,明显增强了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也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写实力度,但它依然保持了郁达夫小说所特有的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作品的视角突出了抒情主人公“我”的主观感受,以“我”的眼光、感觉来表现社会的严酷和人情的冷暖,通过“我”的对比来刻画烟厂女工陈二妹的形象,而“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作者自身的投影,因此整个作品在写实的同时伴随着作者主观感情的抒发。作品在艺术结构上虽然趋于完整,但仍然起伏着作者情绪的强烈波动,作品中穿插了许多情绪性的议论,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抒情气氛。作品情感浓重的话语词汇,在表现人物生活遭际和内心世界的过程中起到了有力的感染作用。

(2)《春风沉醉的晚上》怎样反映了知识分子与工人的共同命运?
答: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住在贫民窟里的知识分子,虽然在外国的学堂里曾经念过几年书,懂得英文、法文和德文,但失业在家、生活无着。可以说,小说中的“我”在一定横渡上概括了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而陈二妹是一个善良、纯真、富有朴素的反抗精神的女工形象,她每天不得不做十个钟头的工,还要受到厂主的其他剥削和管理人员的戏弄,因此,她仇恨剥削,憎恶剥削阶级。陈二妹的形象,是通过“我”的观察和接触来刻画的。“我”觉得陈二妹是一个可怜的女子,但“我现在的境遇,可是赶她不上的,她是不想做工而工作强迫她做,我是想找一点工作,终于找不到”。深刻反映了旧社会贫苦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共同的不幸命运。

8、《荷塘月色》通过景物描写书法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本文作于一九二七年七月,“四·一二”大屠杀之后,中和主义思想的影响使作者觉得“还是暂时超然好”,本文正是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而又绝不能的情感流露,荷塘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适合于作者寻求内心安宁与平静的心情,但“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使他的心情复归不宁静,他只能沉溺nŒ在“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万分矛盾的心情中。
9、分析《寒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答:《寒夜》以抗战胜利前后一年间陪都重庆为背景,描写汪文宣、曾树生一家四口的生活悲剧。小说通过这个动人的悲剧深刻地揭露了当时国统区的黑暗现实,控诉了那个为金钱和权势所控制的不公道的社会。“控诉旧社会、旧制度并宣判其死刑”便是这篇小说的主题。《寒夜》在艺术上表现出巴金后期创作上成熟的现实主义特色,这表现在人物的刻画上,都是现实中平凡普通的小人物、家庭琐事。人物心理刻画细致深刻,如曾树生不忍离弃善良真诚的丈夫,又不甘心过灰色暗淡的生活的矛盾心理,以及汪文宣妻子的眷恋和思念。小说故事情节在日常生活琐事中推进,结构浑然天成、朴素自然。言语冷峻、深刻、细腻。

10、分析蘩漪形象。
答:蘩漪是作者满怀激情塑造的人物,具有“雷雨”式的性格。她美丽、聪明,受过“五四”思潮的影响,有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强烈要求,是个要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形象,但在周朴园的冷酷专制下,她过着一种名为主妇、实为囚徒的生活,她是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封建纲常的受害者,她不能容忍这种庸俗而单调的生活,要求冲破专制的牢笼,要求取得独立自由的地位,这种要求和反抗情绪同“五四”反封建的主潮是一致的,因而带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她又是一个资产阶级意识极强的女性,她不满周公馆的阴冷的精神生活,却又不能摆脱对优裕生活的依恋,她的性格中有阴鸷zhŒ残忍的一面,对周家的依恋,使她以一种畸j‰形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要求,同周萍发生了乱伦的关系,而当周萍决定抛弃她时,她那损人利己的自私狠毒的一面便充分暴露了,她的报复、对抗是强烈的、极具毁灭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蘩漪是罪恶的周公馆的揭发者,是点燃埋葬在周公馆底下火药筒的引爆人。但并不意味着她就是一个反封建的英雄,而只是一个接受了个性解放主张又带有封建烙印的资产阶级女性。

11、(1)分析《阿Q正传》的思想主题。
答:《阿Q正传》通过阿Q的悲惨命运,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现实面貌,揭示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尖锐地提出一中国民主革命的本质问题:农民问题。小说表明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启蒙,彻底打碎农民精神上的枷锁,才能使他们真正觉醒,走向反抗和斗争的道路,中国民主革命才会有光明的前景。小说特别透过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在更为深广的层次上,揭露了中国的民族劣根性,揭出了病态社会不幸人们的“疾苦”,从此“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2)分析阿Q性格的基本特征及鲁迅批判精神胜利法的重大社会意义。
答:阿Q性格的基本特征就是“精神胜利法”。
①自欺欺人、自我安慰。采取从精神上战胜对方的方法来消除耻辱、取得安慰。
②爱面子。忌疾忌医,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和缺点,最能自尊自大,又最能自轻自贱。
③欺善怕恶,欺弱怕强。
④麻木、健忘,特别是对于被压迫被损害。
  鲁迅批判“精神胜利法”的重大社会意义在于:鲁迅写《阿Q正传》的本意“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的”,小说把阿Q这样一个人物安置在辛亥革命这样一个历史环境中,通过描写阿Q悲剧的一生来暴露国民的弱点。对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社会面貌,有着高度真实的描绘,深刻反映不彻底性等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历史教训。阿Q主义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精神病态,鲁迅对它的解剖意在批判整个旧社会,小说谴责的对象广泛涉及各个阶级、阶层。几十年来,阿Q精神已成为一切自欺欺人、因循守旧的腐朽思想的通用名词,人们常用它来讽刺敌人、批判群众中的落后现象。今天,阿Q所生活的时代和环境已一去不复返了,但这个形象仍具有现实教育意义。能鞭策我们进一步向旧思想的残余影响进行坚决斗争。

12、分析《子夜》的思想主题。
答:小说通过吴荪甫企图振兴民族工业的最终失败表明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形象地驳斥了在当时中国社会性质的大争论中托派宣扬的中国已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谬论。

13、分析《子夜》的艺术特色。
答:善于通过各种复杂尖锐的矛盾冲突,通过不同的时间和场景,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结构宏大而严密,中心突出,线索清晰。小说以吴荪甫试图振兴民族工业而最终失败的遭遇为中心,巧妙地安排时间,组织情节,设计背景和环境,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语言富有民族特色,又适当地吸取外来语的特点,两者结合的恰到好处。人物对话个性鲜明,环境描写也精细、生动。

14、(1)分析《屈原》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答:《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最优秀的代表作,同时也是当代历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它以诗人屈原的伟大爱国主义的悲剧生涯为基本史料,描写了屈原以祖国人民的利益出发提出的“联齐抗秦”的正确主张与以南后为代表的楚国统治集团“绝齐降秦”的投降主义主张之间的尖锐斗争,斗争终以婵娟的壮烈牺牲和屈原的被逐结局。通过屈原的悲剧,作品表现了反对分裂投降、主张团结御侮、诅咒黑暗、歌颂光明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主题,唱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争取解放的心声,有力地鞭挞了蒋介石反动派的专治独裁和卖国行径。

(2)分析“雷电颂”的蕴涵。
答:“雷电颂”出现在《屈原》中的第五幕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也是最精彩之处。开场是靳尚授意郑詹尹以毒酒杀害屈原,然后放火烧庙,剧情由此高度紧张起来,接着郑詹尹请屈原到神殿上走动,屈原即兴借风雷电抒怀。屈原悲壮沉雄地呼唤风咆哮起来,将沉睡的人们震醒,将比铁还沉重的黑暗震破,将死了的吹活过来……屈原呼唤的风雷和剑象征着正义者反抗强暴的巨大精神力量,也是屈原那博大胸怀与悲剧精神的升华。同时屈原的悲愤与坚毅性格也是从“雷电颂”里形象地再现出来。可以说,屈原的这段独白是一首反抗腐败、歌颂正直的颂歌,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思想倾向。表明了作者对国统区反动统治的愤恨。

15、(1)分析《包身工》的基本内容以及它对现代报告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
答:夏衍的《包身工》在作者深入工厂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真实地反映了上海日本纱厂的日本资本家与中国“带工老板”相勾结,雇佣包身工的情况,具体描述了被剥削被压迫、失去人身自由的女工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对毫无人性的日本资本家及其走狗的罪行提出了有力控告,警告他们“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作品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过程为线索,着重以女工“芦柴棒”的经历典型事例,兼以叙述、说明、议论的穿插,将这个小型人间地狱的种种罪恶公诸社会,有力地激发了人们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深刻仇恨,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与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一起标志着报告文学在思想艺术上的显著进步。
(2)分析《包身工》在人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答:《包身工》从吃、住、做工等各个侧面,选取了不少有特征性的场景,进行包身工的群像刻画,显示出她们作为人形机器的共同命运。她们一律死灰般的面容,褴褛的衣衫,在繁重的劳动和野蛮的虐待下哀苦无告,以致几乎丧失了表情和个性。同时,作品也有许多细节,描写“芦柴棒”、小福子等的悲惨遭遇,更加深了读者的印象。另一方面,作者又恰当地穿插议论,作细密的分析,并证之一些统计数字,有力提示了包身工苦难的原因,那就是“带工”、“拿莫温”、“东洋婆”对她们进行残酷的剥削。并且暗示,这种剥削是在外国资本家和国民党反动当局的勾结下进行的(如文中写道:“在一种优惠的保护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膨大了。”)由于作品将鲜明的形象描写和细密的逻辑分析糅合在一起,因而具有雄辩的说服力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16、分析《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答: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和性格的喜剧性的交织融合。笔墨俭省的白描和纤毫毕现的细节相辅构成。结构上,以刻划阿Q的性格为中心,不求情节的连贯与曲折,突出故事情节的内在联系,做到形散神聚。

17、(1)分析《雷雨》的艺术特色。
答:全剧以周朴园为中心,在错综复杂的尖锐冲突中展开剧情,剧中八个人物都组织到矛盾冲突中去。在组织矛盾冲突方面,编织了蘩漪、周萍、四凤的爱情纠葛的明线并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暗线,两条线索相交织、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作品借鉴了西方古典主义戏剧“三一律”表现手法,把经历三十年的事件浓缩在一天之内展现,对现实生活进行了高度的集中和艺术概括。作品还成功吸取了外国优秀剧作的丰富经验,它采用封闭式的机构方式,戏剧在危机中开幕,不是渐次展示剧情,而是在后果的猝c”然爆发中交代前因。同时又运用了易卜生《群鬼》中“过去情节”与“现代情节”结合的艺术技巧,创造出曹禺的特殊艺术方法——“回顾法”,使剧情紧张、强烈、紧凑。剧作的语言精炼、深刻、生动,具有丰富的潜台词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2)分析侍萍形象的性格特征和典型意义。
答:侍萍是《雷雨》中性格较为复杂的一个女性形象。三十年代,侍萍也曾有过自我意识的觉醒。为追求幸福,她敢于蔑视封建道德,蔑视明媒正娶的封建仪式,心甘情愿地与周朴园同居。从她被周朴园赶出家门后的投河自尽和三十年后在周朴园面前主动挑明身份可以看出,她对周朴园的情感是专一的、执着的。可是她的美好情感在周朴园的天平上却失去了应有的重量,周朴园两度趋利,使她落到欲爱不能的地步。三十年前,跳河自杀未成,她活着不再为自己,孩子成了她生活的唯一希望;三十年后,与周朴园相见,她只是一味辩白、不是有意找来,避让惟恐不及。为孩子的“牺牲”精神和对外界压力的“忍让”精神,使她的自我意识几乎消失。侍萍的自我表现意识在客观力量的压迫下,在内心的自我抑制下也泯灭了,不能按自己的情感要求去生活。由此可见,她是一个可怜的、不自由的、不完整的“非人”,这正是侍萍形象的典型意义所在。

18、分析《春末闲谈》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
答:《春末闲谈》是鲁迅早期的一篇重要散文,它寓意深刻,通过对中外统治者的治人术、杀人术的深刻解剖,从深层文化意识的角度,揭露出统治者的严酷暴猛的统治手段和阴险毒辣的麻醉手段,并由统治者卑劣手段的最终失败说明愚民政策只会暂时奏效,而不会长期奏效。艺术上:①说理形象化,比如以细腰蜂的毒针比喻封建统治者的种种麻痹术,新奇而恰切。②以“闲谈”的方式批判封建主义,行文从容不迫,娓娓而谈,思路十分自由。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无一闲笔。③文章笔调幽默诙谐、好用反问。

19、分析《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
答:具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诗篇注重诗行的错落有致的排列、音节的抑扬顿挫、声调的循环往复。在语言修辞上,顶真手法的运用,连绵词、双声叠韵词的运用,使整个诗作显得轻盈、柔和、富有音乐感。意境深邃。诗人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的、富灵性的,他附和着诗人飘逸柔和的风度,表现出诗人的情怀,但并非浅白直露地显现,而是物我合一的含蓄流露,从而形成一种言尽意远的隽永。语言是经过锤炼、没有斧凿痕迹的口语,具有流畅耐人咀嚼的特点。

20、(1)分析《一种云》思想主题及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
答:作者满怀战斗激情,在痛诉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军阀混战及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的同时,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参加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他告诉人民:只有经过自己的努力,顽强不屈地与敌人斗争到底,才能推翻黑暗统治,挣脱灾难深重的命运。文中洋溢着昂扬的斗志,充满对光明未来的渴望和必胜的信念。文章大量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将人间的种种不平,各派反动势力对人民的残酷压榨,比喻为自然界的乌云、惨雾,作者描绘了暴风雨来临之前的阴云遮蔽下的人间,正预示着大规模的人民暴力革命的到来。他相信必将有惊天动地的霹雳到来。

(2)评论其“诗与政治”结合的特色。
答:《一种云》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夕旧中国的黑暗现状,但是,作者当时生活在白色恐怖气氛浓重的上海,不可能直接抨击社会,便借助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象征现实的黑暗,预言光明的到来。文章将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形象地表现了宏大的主题,语言明快犀利,格调热情奔放、气势磅礴,是诗与政治的佳作。

21、《一种云》是如何传达主题思想的?
答:本文作于1931年,它以象征手法凸现了一个愁云惨雾、黑暗如漆的旧中国,抒发了作者满怀的战斗豪情。作品通过一系列象征意象组合构成,组成了一幅旧中国的完整的形象的图画。它们既是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的艺术写照,又是旧中国社会黑暗、人民痛苦的根源。在这光明与黑暗交战的地方,“虹”、“霹雳”的出现,使人民看到希望,也是作者大力颂扬的象征新兴社会力量的写照。在它们身上,寄托了作者的乐观情怀,表达了光明终将战胜黑暗的信念。

22、分析《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答:小说以祥子为中心,用明确单纯的情节情节结构,展现了具有深广社会意义的车夫生活。线索单纯明了,主次分明,结构严谨完整。在塑造人物方面,作者善于通过富有特征的肖像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变化发展。大量细致动人的心理描写,也是小说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明快,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23、(1)分析《骆驼祥子》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答:老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通过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人力车夫祥子的人生理想与其所处的时代社会的尖锐矛盾,揭示了当时社会黑暗腐朽的本质特征,表明底层劳动者想“独自混好”是根本不可能的,劳动人民的命运只能是不可避免的悲剧。作品同时描写了祥子特有的思想局限性,表明了个人奋斗道路的行不通。因此,祥子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社会的悲剧,是小生产者的个人奋斗的悲剧。

(2)分析虎妞形象的性格特点。
答:虎妞是《骆驼祥子》中一个重要的女性人物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她是一个女性中的祥子。在中国旧社会,一个男子生存的基础是地位和金钱,一个女子生存的基础是美貌。在这一点上,她也像祥子一样,实际是一无所有的。作为一个生活在病态社会的病态的老姑娘,表面大胆泼辣,但内心也很苦恼。她有着追求幸福的愿望,并因这种愿望不能正常实现而形成了变态。她对祥子有着感情真挚的一面,也为此被迫失去了父亲与财产,最后悲惨地死去,在她身上确有某种悲剧因素。但虎妞性格的主导方面是她浓重的剥削阶级思想意识,她利用经济优势控制祥子,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对祥子的精神崩溃起到了催化作用。虎妞的性格从总体上说是矛盾的、复杂的、悲剧性的。

24、《大堰河——我的褓姆》是怎样传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
答:首先,把抒情与叙事结合起来,在叙事中抒情,在抒情中叙事,水**融,真切感人;其次,诗人选择了大量富有生活气息又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表现大堰河的思想感情,如她做的“梦”等;其三,在语言上,用朴素、平易、自然、真切的散文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最后,常用对比、排比的手法,来表达对大堰河及劳动人民浓厚的爱,对剥削阶级及不合理社会制度的控诉。

25、分析高太爷形象。
答:《家》中的高公馆是封建地主大家庭的黑暗王国,高老太爷就是这个王国的暴君。他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他的人生理想就是维护和发展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维护封建宗法制度。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处处讲道德说、仁义说,其实是个放荡不羁、生活腐化的封建玩固派。为挽救封建大家庭、封建地主阶级没落崩溃的命运,他竭尽全力弹压家中以高觉慧为代表的反对封建的民主力量。虽然拼命挣扎,但也力不从心,无法挽救旧制度、旧家庭的崩溃。

26、分析《断章》的哲学意蕴和艺术手法。
答:《断章》这首仅为四句的小诗,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它将刹那的感觉升腾为深邃的慧思,表达了一种相对、平衡的观念:人可以看风景,也可能成为风景的一部分而被人观赏:人可以看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这整个儿又成了别人梦境中的装饰,“你”“我”的形象互换在对方的眼中或梦里。我们可以认为这首小诗表现了一种爱情寄托,那一男一女的互相装饰便构成了诗中画面风景,构成了“梦”中的朦胧气氛。小诗也把我们引入了深层的哲理性的思考: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互为依存。如此丰富的含蕴,令人回味无穷。本诗表现的本是抽象的观念,但却以鲜亮明美的生活形象写出,诗行间有着密切的逻辑关联,诗意深沉而不晦涩,邈远而不虚空,显示出深厚的功力。主要词语的复现,既是内容的需要,也造成了节奏与诗意的回环往复。

27、(1)分析沙子龙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答:沙子龙是《断魂枪》着力描写的一个“过去时代的人物”。小说着重刻画了他在近代社会急剧变化中的复杂心态。沙子龙开镖局,练就“五虎断魂枪”的绝技,威震西北无敌手,创出“神枪沙子龙”的英名,镖局兴旺发达可想而知。但是,这种古老中国的事业和文明,都被时代的狂风吹走了。“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走镖已没有饭吃。沙子龙的“东方大梦”醒了没有?现实使他不得不把镖局改为客栈,他不谈武艺,不再与人争强斗胜,甚至于别人打上门来也不与人比武,他是痛心地知道五虎断魂枪已不会再替他增光显胜,知道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走了。只是他对时代变化表现的是一种消极没落的心态。他在夜间独自一人熟悉他的五虎断魂枪,表现他内心深处对过去世界的眷恋、欣赏而又无可奈何;他“不传”断魂枪绝技,是一种与时代抗衡的保守心态,表现他孤傲倔强的性格。沙子龙这种复杂的心态,在社会发展急剧变化的时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是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分析《断魂枪》的艺术特色。
答:《断魂枪》是老舍短篇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它在艺术描写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小说运用白描手法,对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的描写简练传神,能深入表现人物的性格内心世界。对沙子龙、孙老者的眼睛的描写尤其出色。人物描写还运用了烘托和对比手法,小说在沙子龙身上着墨不多,对王三胜和孙老者却花了不少笔墨。王三胜和孙老者都争强好胜。王三胜好吹嘘,性格外露;孙老者干巴直爽,他登门挑战,要求学艺,比较积极。但两人对时代的巨变,不似沙子龙心灵震撼之深。这两个拳师各从不同侧面烘托了主要人物沙子龙的性格与心态。

28、试论《围城》的艺术特点。
答:《围城》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物性格鲜明。无论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情态和性格特征。
②出色的肖像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肖像描写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展示人物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围城〉的作者善于捕捉人物的外貌特征,以传神的笔法描绘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肖像。如对陆子潇的油头粉面、俗不可耐的形象特征的勾勒,就极为生动、形象。细腻而深刻的心理描写,也是构成这部小说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③绝妙的讽刺。作者采用机智、幽默、俏皮、夸张等重要艺术手段,使这部小说形成了绝妙的讽刺的艺术风格。

29、分析《山之子》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答:文章描绘了泰山上一个普通山民的凄惨而悲凉的故事。他是一个哑巴,父亲和哥哥都是以采摘泰山悬崖上百合花为生而不幸坠涧丧生。他为了奉养老母、寡嫂及其家人,只得d‡i继承父亲和哥哥的旧业整日徘徊于生死之间。但他是刚强坚毅的,勇敢大胆而富于冒险精神的,作者称他为“山之子”,正是对他和像他一样质朴善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广大劳苦人民的热情赞颂和深深同情。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深重灾难。全文以“我”的见闻为线索,由远及近、由次及主地展开描写。泰山景致的描绘,以及香客、百合花,关于泰山的种种传说,都是为烘托“山之子”的出现而设置的背景,在如此广阔背景的映衬下,“山之子”形象更显高大。作者运用了大量烘托、渲染、对照的方法,结构上跌荡宕起伏,枝叶扶疏sh‘,而又浑然一体,整体显现出浓郁苍劲的风格。

30、(1)《沉沦》在思想内容方面对“五四”小说创作有哪些重要开拓?
答:中篇小说《沉沦》创作于1921年5月,它是郁达夫早期的代表作品。它的问世,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对“五四”小说创作做出了重要的开拓贡献。首先,作品中洋溢着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情思和个性解放的追求,深深地激励着当时的青年。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所追求的这种爱,不仅只是男女之间狭义的爱情,而是对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暖人心的感情的追求,是对祖国富强的渴望和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这也正是当时青年的普遍追求和渴望。特别是作品所着重揭示的主人公的追求与追求的不可得之间的矛盾,不仅反映了青年们的苦闷与忧伤,也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控诉了封建专制和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对青年的摧残。其次,作品对时代忧郁病及其变态行为的大胆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封建专制的伦理道德,无情地撕下了那些假道学先生的面纱。总的说来,《沉沦》的主题思想,是冲决一切封建罗网,反抗帝国主义凌辱的爱国主义思想,而颓废色情只是作者内心苦闷的象征,这苦闷通过大胆、赤裸裸的自我暴露的形式表现出来,构成了郁达夫独特的反抗黑暗的方式。

(2)《沉沦》所表现的时代忧郁病其产生的背景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郁达夫在《沉沦·自序》中说:“第一篇《沉沦》是描写一个病态青年的心理,也可以说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沉沦》是时代忧郁病患者的直接写照。
  时代忧郁病是有着鲜明的历史背景的。在“五四”运动的汹涌波涛中,广大小资产阶级青年奋起打碎旧传统,热情地歌颂个性解放、恋爱自由、强烈地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然而“五四”高潮过后,黑暗势力更加猖獗,青年们自身的升学、进步、恋爱、前途等要求,既没有得到解决,又看不见国家和社会的出路。于是,苦闷彷徨便成为这些人思想中普遍存在着的心理情绪,也就是所谓时代忧郁症。郁达夫以《沉沦》中的“他”为典型,揭示了时代忧郁症的表现以及形成的原因。
  封建专职的迫害和种族歧视的侮辱是主人公忧郁症形成的原因。他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为封建专制的社会所不容。那时,“学校里浸润着一种专制的弊风,学生的自由,几乎被压缩得如同针眼一般小”,而他又是一个“爱自由的人,对那些迷信的管束,怎么也不甘服从的”。于是处处受排挤,使他性情忧郁,苦闷寡欢。另外,身在异国,作为弱国子民,他遭到了不堪忍受的歧视和凌辱。他看到,日本人轻视中国人象“轻视猪狗一样”,他感到,作为“支那人”的滋味象“站在断头台上”一样。他委屈自尊,不但没有得到同情,反而遭到轻笑愚弄。 渐渐地,他感染上了严重的忧郁病。


31、分析《冰心小诗四首》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答:冰心是20世纪20年代风靡一时的“小诗”派的主要代表。所作《繁星》、《春水》均载于《晨报副刊》,主要内容是对母爱、童真与大自然的讴歌。她的“小诗”始终贯穿着炽chŒ热的情感,讴歌母爱,把母爱宣扬为至诚至大,至高无尚的伟力,把母爱宣扬为孕育出一切的“万有之源”。而对纯真童心的歌颂,是她宣扬的母爱向另一方向的自然延伸。她视儿童为世界上最纯真、可爱的朋友,以童真之美反衬社会之丑恶及世风的堕落。
1921-1924年间,冰心及其同道写作的小诗主要受泰戈尔《飞鸟集》、日本俳p‚i剧的影响。这些小诗以一行至于四行的体式抒写个人即时的感兴,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就像一粒粒情绪的珍珠,且常以哲理入诗,表现作者“零碎的思想”,虽时以理胜情,但毕竟使初期白话诗颇为直露的说理倾向有所改变,打破了“胡适体”白话诗滞步不前的局面。

小说:1、鲁迅:《阿Q正传》(赵太爷、王胡、小尼姑、吴妈、小D、老尼姑、白举人)、《伤逝》(涓生、子君)。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 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
2、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我”、陈二妹)。创造社主要成员。代表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
3、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浙江战争(潘师母、王妈、局长)。又名叶绍钧。文学研究会主要成员。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抗争》、《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4、巴金:《家》(节选)(高老太爷、大哥觉新、二哥觉民、三弟觉慧、觉慧的朋友剑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文生社成员。主要作品有中长篇小说《灭亡》、《新生》、《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寒夜》等。《家》、《春》、《秋》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5、茅盾:《子夜》(节选)(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王和甫、孙吉人、徐曼丽、四小姐蕙芳等)。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文学研究会主要成员。代表作有中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子夜》、《腐蚀》,短篇《春蚕》、《林家铺子》,散文《白杨礼赞》等。
6、沈从文:《边城》(翠翠、老船夫、老马兵、“船总”顺顺、天保大老、傩送二老)。原名沈岳焕。主要作品有《从文小说习作选》,中篇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7、吴组缃:《菉竹山房》(二姑姑、“我”、阿圆、兰花)。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一千八百担》,长篇小说《山洪》等)。
8、艾芜:《山峡中》(“我”、老头子、野猫子、小黑牛、鬼冬哥、野老鸦、小骡子)。原名汤道耕。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南行记》、《南行记续篇》,长篇小说《山野》、《白炼成钢》等。
9、老舍:《断魂枪》(沙子龙、王三胜、孙老者)。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文学研究会成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短篇小说《月牙儿》、《断魂枪》等。
10、张天翼:《华威先生》(“我”、密司黄)。原名张元定。主要作品有《张天翼小说选集》、中篇《清明时节》等。
11、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联保主任方治国、么吵吵、张三监爷、新老爷)。原名杨朝熙。主要作品有《沙汀短篇小说选》,长篇《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等。
12、萧红:《小城三月》(翠姨、堂哥、“我”、外祖父)。原名张乃莹。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短篇集《牛车上》等。
13、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三仙姑、小芹、二诸葛、小二黑、金旺、兴旺)。原名赵树礼。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
14、孙犁:《荷花淀》1945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水生、水生嫂)。原名孙树勋。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

诗歌:
1、郭沫若:《凤凰涅槃》。创造社主要成员。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恢复》等,历史剧《屈原》、《虎符》、《蔡文姬》等。
2、冯至:《我是一条小河》。原名冯承植。主要作品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
3、闻一多:《死水》、《发现》。原名家骅,又名亦多。新月社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4、戴望舒:《雨巷》。原名戴梦鸥。作品有诗集《我底回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是三十年代的“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5、徐志摩:《再别康桥》。新月社的代表诗人。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
6、艾青:《大堰河——我的褓母》、《手推车》。原名蒋海澄。作品有诗集《大堰河》、《北方》、《旷野》,长诗《向太阳》、《火把》等。
7、辛笛:《航》。原名王馨迪。九叶诗派主要成员。主要诗集有《珠贝集》、《手掌集》、《印象·花束》等。
8、卞之琳:《断章》。主要作品有诗集《三秋草》、《鱼目集》、《十年诗草》等。
9、何其芳:《生活是多么广阔》。作品有诗集《预言》、《夜歌》,散文集《画梦录》、《还乡杂记》等。
10、陈敬容:《铸炼》八年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转折时期。“九叶”诗派的女诗人。
11、臧克家:《星星》。主要作品有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生命的零度》等。
12、阿垅:《孤岛》。原名陈守梅。又名陈亦门。著有诗集《无弦琴》,评论集《人与诗》、《诗与现实》等。“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散文:
1、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七)旅居美国时写的。原名谢婉莹。女作家,文学研究会成员。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2、鲁迅:《秋夜》(是散文诗集《野草》的第一篇),作者当时在北京,正和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着韧性的斗争。《春末闲谈》。/
3、朱自清:《荷塘月色》。原名自华,字佩弦。文学研究会成员。主要作品有长诗《毁灭》,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4、瞿秋白:《一种云》。原名双,又名爽、霜。文学作品有散文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杂文集《乱弹及其他》等。
5、何其芳:《雨前》,日本帝国主义主义侵占我东北后,又加紧蚕食华北,而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主义,对外妥协投降,对内zhenya人民抗日救亡运动。何其芳是诗人,也是散文家。
6、丽尼:《鹰之歌》。原名郭安仁。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黄昏之献》、《鹰之歌》、《白夜》等。
7、陆蠡:《囚绿记》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原名陆圣泉。1942年,他作为留守文化生活出版社的负责人,被日本敌特机关逮捕,在狱中英勇不屈,最后被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
8、茅盾:《风景谈》/
9、巴金:《爱尔克的灯光》/

戏剧:
1、丁西林:《压迫》(男客人、女客人、房东太太、老妈子、巡警)。原名丁燮林。作品有《西林独幕剧集》、《妙峰山》等。
2、曹禺:《雷雨》(节选)(周朴园、周蘩漪、周萍、鲁贵、鲁侍萍、鲁大海、鲁四凤)。原名万家宝。著作有话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3、郭沫若:《屈原》(节选)(靳尚、卫士乙、郑詹尹、屈原、婵娟、卫士甲)。五幕历史剧《屈原》中《雷电颂》、《橘颂》。/

泛读科目——小说
1、郁达夫:《沉沦》(“他”是一个日本留学生,在特别的环境里养成了忧郁、多疑、自卑、多愁善感的性格……)《沉沦》是一篇自传体小说,同时也是一篇心理小说。
2、鲁迅:《祝福》(“我”、祥林嫂、四叔、四婶),《铸剑》1925(眉间尺、宴之敖、大王)。/
3、台静农:《拜堂》(汪二、汪大嫂、汪二的父亲、田大娘、赵二嫂)。未名社成员。以写乡土小说见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建塔者》。
4、废名:《桃园》(爸爸王老大、女儿王阿毛)。原名冯文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桃园》等。
5、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存目)(莎菲、凌吉士、苇弟、。原名蒋冰之。主要作品有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水》,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等。
6、沈从文:《丈夫》(水保、掌班大娘、老七、男子、五多)。/
7、许地山:《春桃》(春桃、刘向高、李茂)。原名许赞坤。文学研究会成员。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缀网劳蛛》、散文集《空山灵雨》等。
8、老舍:《骆驼祥子》(存目)(祥子、虎妞)。/
9、萧红:《呼兰河传》(存目)(“我”、小团圆媳妇的惨死、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的艰辛生活)自传体小说。是一种小说别体,前面一部分像优美的散文,后边部分则像三个独立的短篇,但它又是一个整体。/
10、张爱铃:《金锁记》(存目)(曹七巧一生的命运及她的心理变态过程)。其成名作《倾城之恋》和代表作《金锁记》均收入小说《传奇》中。
11、钱钟书:《围城》(存目)/
12、路翎:《财主底女儿们》(存目)(苏州富豪蒋捷三和其长子蒋慰祖的死亡,小儿子蒋纯祖)。原名徐嗣兴。“七月”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短篇小说集《青春的祝福》、《求爱》、《在铁链中》。
13、巴金:《寒夜》(存目)(小说以抗战胜利前后的国民党“陪都”重庆为背景,小校队汪文宣、妻子曾树生)。
14、丁铃:《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存目)(反映土改运动中,工作组领导群众揭露和斗争恶霸地主钱文贵的过程)。
15、周立波:《暴风骤雨》(存目)(土地改革,赵玉林、萧队长、老田头、老孙头、刘德山、白玉山等)。原名周绍仪。主要作品有小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短篇小说集《禾场上》等。

诗歌:
1、胡适:《上山》。原名胡洪骍。著有诗集《尝试集》(《上山》是其中较好的一篇)及剧本《终身大事》等。
2、郭沫若:《天山的市街》。
3、冰心:《冰心小诗四首》——《繁星二八、七一》、《春水一O五、一五四》。“五四”时期小诗派的代表诗人。这些小诗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
4、徐志摩:《沙扬娜拉一首》。随泰戈尔访问日本时所作。《拜献》是徐志摩后期较好的诗篇,把目光投向浑浊的现世。
5、闻一多:《洗衣歌》。目睹美国种族歧视的种种表现,深为中国同胞所受的侮辱而愤怒。
6、殷夫:《别了,哥哥》。原名徐祖华,笔名除殷夫外,还有白莽等。“左联五烈士”之一。作品有诗集《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等。殷夫的大哥徐培根是国民党的高级官员,他企图按照自己的模式,把殷夫培养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7、田间:《给战斗者》。原名童天鉴。著有诗集《未明集》、《中国牧歌》、《给战斗者》等。
8、艾青:《我爱这土地》。
9、冯至:《十四行》(四、鼠曲草)。
10、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抗战时期戴望舒因在香港从事抗日的进步文化活动,被日军逮捕入狱。《偶成》。
11、鲁藜:《泥土》。主要作品有诗集《醒来的时候》、《锻炼》、《时间的歌》、《星的歌》等。“七月”诗派的重要诗人。
12、杜运燮:《山》九叶派诗人之一。著有《诗四十首》、散文集《热带风光》等。

散文:
1、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平伯)。
2、林语堂:《祝土匪》。原名林和乐、林玉堂。二十年代参加语丝社,为《语丝》杂志的长期撰稿人之一。三十年代先后创办和编辑《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杂志,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杂文和小品文《京华云烟》等。
3、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子恺画集》代序)(我、瞻瞻)。画家、散文家。散文集有《缘缘堂随笔》、《子恺随笔录》、《缘缘堂再笔》等。
4、郁达夫:《钓台的春昼》(是郁达夫著名的游记散文。1931年初,国民党对左翼文艺运动的压迫加剧,柔石、殷夫等五位左翼青年作家被秘密杀害。郁达夫离沪避难浙江,游严子陵钓鱼台)。
5、鲁迅:《拿来主义》(深刻论述了对待外国文化、事物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忆韦素园君》。
6、夏丐尊:《白马湖之冬》。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平屋杂文》等。
7、夏衍:《包身工》(“芦柴棒”、小福子、“带工”、“拿莫温”、“东洋婆”)。主要作品有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心防》、《法细斯细菌》、《考验》,报告文学《包身工》。
8、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原名汝昭。主要作品有话剧剧本《雾重庆》、《群猴》、《保卫和平》,报告文学《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9、李广田:《山之子》(我、刘兴和高立山两个孩子、哑巴,其父亲和哥哥以采摘泰山悬崖上的百合花为生而坠涧身亡,为奉养老母、寡嫂及家人……)。
10、梁实秋:《雅舍》。原名梁治华。主要作品有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散文集《雅舍小品》等。
11、聂绀弩:《蛇与塔》。作品有《聂绀弩杂文集》、《绀弩散文集》、《绀弩小说集》等。
12、冯雪峰:《简论市侩主义》(选自《乡风与市风》)。原名冯福春,笔名画室、何丹仁等。1922年与应修人、潘谟mŽ华、汪静之创立湖畔诗社,合出诗集《湖畔》、《春的歌集》等。曾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主要作品有诗集《真实之歌》,杂文集合《乡风与市风》、《有进无退》,以及《雪峰寓言三百篇(上卷)》等。

戏剧:
1、田汉:《南归》(母、其女春姑娘、少年正明、流浪者辛先生)。字寿昌。是戏剧团体“南国社”的创办人。主要作品有话剧剧本《名优之死》、《回春之曲》、《丽人行》、《关汉卿》等。
2、夏衍:《上海屋檐下》(存目)(展现上海五家住户的命运,刻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都市中小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匡复、李陵碑、施小宝的苦难,穿插乐天派赵振宇夫妇,匡复毅然投身救国洪流,展现了未来的曙色)。
3、贺敬之、丁毅执笔,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白毛女》(存目)(杨白劳、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
4、陈白尘《升官图》(存目)(有意将现实性极强的故事背景,推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当权的年代,假托两个强盗在风雨之夜所作的荒诞不经的南柯一梦,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种种黑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2023年自考资料 ( 豫ICP备17027556号-1 )

GMT+8, 2024-4-24 04:57 , Processed in 0.07490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