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考网( zikao5.com )

 找回密码
 注册

我自考论坛新人签到! 到各省圈子新人签到送奖励~ 进入自考圈子自考资料专题

历年自考试题和答案 集合2008年以来的自考试题及答案! 考必过一考通自考小抄 - 自考密卷

自考资料【注册网站】|论文指导QQ905363546 自考英语学习英语俚语学习自考公共课 自考专业课网站地图关于我自考网_zikao5.com

特别提醒:想登录了解网站可用临时帐号【加微信zikao99索取】
搜索
查看: 8288|回复: 3

[串讲资料] 自考犯罪学复习试卷(三)及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9 23: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犯罪学复习试卷(三)

一、填空题(16%)

1、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大方面内容。

2、___________是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3、收集犯罪资料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床诊断法。

4、犯罪学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18世纪的_________,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19世纪的__________,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20世纪中叶的_________。

5、犯罪的分类中按照犯罪的不同组织形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16%)

1、根据被害人是否承担责任及其应由此享有什么权利,被害人可划分为:(    )

A、有责任被害人    B、无责任被害人   C、既然被害人   D、潜在被害人  E、机会性被害人    F、状态性被害人

2、将犯罪预防分为一般预防、重点预防、特殊预防是根据:(   )

A、犯罪预防的着眼点和功能的不同     B、犯罪预防作用对象的不同

C、犯罪预防措施切入犯罪发展阶段早晚的不同

D、犯罪预防凭借的力量与媒介的不同    F、犯罪预防主体的不同

3、犯罪防控系统中的微观性预防包括:(    )

A、家庭预防   B、学校预防   C、社区预防   D、社会组织预防

4、对轻微违法人员进行转处主要原因在于:(    )

A、此类人员应得到宽大处理    B、这种方式适用普遍   C、防止以刑罚处理不当产生的副作用    D、这种方式节省费用

5、犯罪调查中收集犯罪资料的具体方法有:(    )

A、访谈法  B、问卷法  C、比较分析法   D、临床诊断法   E、心理分析法  F、文献法   G、观察法

6、犯罪具有(     )的属性。

A、阶级性    B、个体性   C、社会性  D、相对性   E、危害性

7、根据被害人心理状态、个性特点可划分为:(    )

A、轻浮型被害人   B、轻信型被害人   C、挑衅型被害人   D、贪婪型被害人  E、孤独型被害人   F、受挫型被害人   G、怯懦型被害人

8、犯罪预测的主要方法有:(    )

A、趋势外推法  B、因素分析法  C、比较分析法  D、专家评估法  E、临床诊断法  F、心理分析法

三、名词解释(20%)

1、犯罪率

2、暗数

3、犯罪的起伏律

4、犯罪的不同接触论

5、犯罪产生的条件

四、简答题(30%)

1、简述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2、简述新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犯罪发展的概况。

3、简述犯罪预防的分类。

五、论述题(18%)

试述犯罪预测的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犯罪学复习试卷(三)答案

一、填空题:

1、犯罪现象  犯罪原因  犯罪预防

2、犯罪预防

3、访谈法  问卷法  观察法 文献法

1、古典犯罪学派  贝卡里亚  实证犯罪学派  龙勃罗梭  现代犯罪学派

2、个体犯罪  一般团伙犯罪  集团犯罪

二、选择题

1、AB   2、B   3、ABCD   4、C    5、ABDFG   6、ACD  7、ABCDEFG  8、ABCD

三、名词解释

1、犯罪率:是指一定时空内犯罪案件或经刑事诉讼程序的犯罪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2、暗数:又称黑数、隐案,是指虽已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予民载的犯罪数量。

3、犯罪的起伏律:是指无论犯罪发展的总趋势如何,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上都必将出现时起伏、波浪式的变化。

4、犯罪的不同接触论:人的犯罪行为是习得的,是人们在交往的互动过程中学到的。

5、犯罪产生的条件:是指有利于犯罪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因素,是引起犯罪现象发生变化的第二位原因。

四、简答题

1、答:(一)在犯罪过程中,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是相互对立的

    1.相互对立的角色扮演。

    2.在犯罪过程扣双方互相排斥。

    3.在犯罪后果上,以侵害与被侵害对方的权利而形成了权利与责任对立的关系。

    (二)在犯罪过程中,犯罪被害人与犯罪是相互依存的

    1.相互对应的角色扮演。

    2.在犯罪过程中,犯罪人与被害人双方彼此互动。

    3.犯罪人与被害人在犯罪与被害过程中互补。

   (三)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角色转换

    1.“被害前”的被害转化。

    2.“被害中”的被害转化。

    3.“被害后”的被害转化。

2、答: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犯罪状况(1950-1955年)

从犯罪类型看,一是暴力性犯罪多;二是反革命破坏案件多;三是经济领域犯罪突出。

从犯罪人员看,一是,敌对分子多;三是,惯犯、累犯多。

    二、新中国社会治安最好时期的犯罪状况(1956-1965年)

第一,犯罪较之前一时期明显减少。

第二,犯罪类型结构中,反革命犯罪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

第三,犯罪成员中,青少年犯罪不断增多。

    三、“十年动乱”时期的犯罪状况(1966-1976年)

第一,犯罪数量增多,发案率较高。

第二,财产犯罪多。

第三,青少年犯罪增多。

    四、改革开放之后的犯罪状况(1977-1996年)

3、答:(一)依据犯罪预防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一般预防、重点预防和特殊预防

    (二)依据犯罪预防的着眼点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保护性预防、疏导性预防、堵塞性预防、控制性预防、惩戒性预防和改造性预防

    (三)依据犯罪预防措施切入犯罪发展阶段早晚的不同,可分  为犯罪前预防、犯罪中预防、犯罪后预防

    (四)依据犯罪预防所凭借的力量与媒介的不同,可分为人防、物防、技防

    (五)依据犯罪预防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个体预防、家庭预防、学校预防、邻里预防等

    (六)其他一些分类方法。

五、答:一、犯罪预防的重要性

    (一)预防是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对犯罪的控制是整个社会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1.犯罪控制是社会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控制是人类社会生存的需要。

    2.犯罪控制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三)犯罪预防是治理犯罪的最根本途径

二、犯罪预防的可行性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和矛盾可转化理论是犯罪预防的理论基础

1、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指导理论。

2、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可转化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理论。

    (二)人类社会从正反两方面积累了大量的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实践经验

    (三)不断发展、日益丰富的犯罪学研究成果为犯罪预防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指导

    (四)在我国,治理犯罪问题具有可靠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五)国际性、地区性犯罪预防的合作与交流为犯罪预防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发表于 2009-9-2 14: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   能不能多放点公安管理自考的复习资料啊?急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 17: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了,楼主辛苦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1-9-25 21: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0 -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2023年自考资料 ( 豫ICP备17027556号-1 )

GMT+8, 2024-3-29 07:02 , Processed in 0.0731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