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考网( zikao5.com )

 找回密码
 注册

我自考论坛新人签到! 到各省圈子新人签到送奖励~ 进入自考圈子自考资料专题

历年自考试题和答案 集合2008年以来的自考试题及答案! 考必过一考通自考小抄 - 自考密卷

自考资料【注册网站】|论文指导QQ905363546 自考英语学习英语俚语学习自考公共课 自考专业课网站地图关于我自考网_zikao5.com

特别提醒:想登录了解网站可用临时帐号【加微信zikao99索取】
搜索
查看: 4877|回复: 0

[串讲资料] 管理思想史复习重点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8 14: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讲 绪论及第一章
绪 论

一、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管理实践,又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以及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之间的辨证关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管理思想演变的相互关系等。
二、管理思想史的学科发展
  对管理思想史的研究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1.零散研究阶段。在管理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之前,管理只是作为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学科的部分内容分散地存在着。
  2.专门研究阶段。1911年,被西方管理学界公认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出版,标志着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诞生。人们对管理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管理思想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研究。
三、管理思想史的学科特点
  1.管理思想史是一门边缘学科。
  2.管理思想史在研究方法上具有突出的史学特点。
  3.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内容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四、学习管理思想史的意义
  1.学习管理思想史对各个行业的管理者都有意义。
  2.学习管理思想史是我们吸收国外管理科学成果的有效途径。
  3.学习管理思想史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全面素质。
五、学习管理思想史的基本要求
  1.在探索共性规律的同时推进管理创新。
  2.从国情出发学习和理解管理思想史。
  3.积极挖掘和发展中国的管理思想。
第一章国外早期管理思想学习要点

一、关于国外古代管理思想
  在国外古代管理思想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思想是苏美尔人的管理思想、古埃及人的管理思想、古巴比伦人的管理思想、希伯来人的管理思想、古希腊人的管理思想、古罗马人的管理思想。早期的管理对象是国家、军队、部落、教会和家庭,也有对小规模、初级的经济活动的管理,早期的管理思想主要表现为:
  1.法律成为国家管理的重要工具。
  2.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权是早期国家管理的基本特征。
  3.利用宗教来控制人和管理国家。
  4.在工程和军事管理方面表现出高超的组织管理能力。
二、关于中世纪的管理思想
  中世纪指的是从罗马帝国的衰亡到文艺复兴前这段时间。是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时代。从公元600年一直延续到公元1500年。在中世纪初期,尽管没有关于管理思想的专门著作,但是,在一些思想家的论述中还是可以发现许多重要的管理思想。如,格札里对领导者提出必须保有四种品质:(1)公正;(二)智慧;(3)耐心;(4)谦虚。托马斯·阿奎那提出消费的适可原则,生产上的二因素论——劳动和徒弟;经济活动的干预主义、公平价格论、货币论、利息论、商业论等。帕西奥利于1494年发表了一篇关于复式簿记制的论文。此外,中世纪也出现了十分出色工厂管理实践。威尼斯兵工厂的管理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管理水平。
三、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管理思想
本章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一)古希腊人的管理思想
  苏格拉底提出了管理具有普遍性,认为一个好商人的职责和一个好将军的职责事实上是相同的。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经济科学中的专业化或劳动分工原理。在《理想国》中他把人分为三等:第一等是治国贤哲。第二等人是卫国的武士。第三等人是民间艺工。色诺芬提出了管理的对象、目标和中心。
  (二)马基雅维利的管理思想
  1.必须依靠群众的同意。2.组织要有内聚力 3.领导要有领导技艺。4.领导者一定要有使组织存在下去的意志。
  (三)威尼斯兵工厂的管理经验
  政府与工厂的关系是控制与授权经营的关系。兵工厂的管理体现了互相制约和平衡。造船厂中各个巨大的作业部门由工长和技术顾问来领导。政府给工厂下达明确的生产任务。工厂内部的管理已具有相当的水平。兵工厂在成品部件的编号和储存、安装舰只的装配线、人事管理、部件的标准化、会计控制、存货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积累了成型的管理经验。
  (四)需要重点掌握的几个名词
  1.合伙企业。2.行会。3“10人编队制
第二讲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5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历史。中国历代都有着至今看来仍不失其价值的管理实践,长期的管理实践产生了丰富的管理思想。
  本章的基本内容:《管理思想史》第二章主要讲述了以下三部分内容
一、关于中国古代管理实践
  战国时期著名的商鞅变法是通过变法提高国家管理水平的一个范例;文景之治使国家出现了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万里长城的修建,充分反映了当时测量、规划设计、建筑和工程管理等的高超水平,体现了工程指挥者所具有的高度管理智慧;都江堰等大型水利工程,将防洪、排灌、航运综合规划,显示了我国古代工程建设与组织管理的高超水平;丁谓主持的一举三得皇宫修建工程堪称运用系统管理、统筹规划的范例。
二、关于中国古代名家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思想家,有着极为丰富的管理思想。其中,老子、孔子、商鞅、孟子、孙子、管子的管理思想最具有代表性。
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第一,把人作为管理的重心。第二,把组织与分工作为管理的基础。第三,强调了农本商末的固国思想。第四,突出了义与情在管理中的价值。第五,赞赏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第六,把中庸作为管理行为的基准。第七,把求同视为管理的重要价值。
本章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一)有代表性的管理实践活动
  1.商鞅变法中的管理措施。商鞅变法,(1)在法律上承认井田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的合法化,促进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形成,解放了生产力;(2)按军功授爵,取消旧贵族世袭的政治特权;(3)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禁止弃农从商,鼓励开荒,任其所耕,不限多少,以增加封建国家收人,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对从事工商或闲懒贫困之人收入官府为奴;(5)统一秦国度量衡,统一赋税。变法加强了中央管理,使秦国的奴隶制废除了,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 ,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是通过变法提高国家管理水平的一个范例。
  2.文景之治。文景政策的实施,体现了以民为本、繁荣经济的管理思想,合乎封建经济发展的方向,对恢复和发展生产,安定人民生活,稳定封建统治秩序起到一定的作用,国家逐渐走向富强道路。
3.万里长城工程建设中体现的管理特点。长城建筑在地势险峻的山巅,工程复杂而浩大,而当时施工仅凭肩挑手抬,其困难可想而知。长城的建设,第一是有严谨的工程计划。对工程所需土石及人力、畜力、材料、联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一环扣一环,使工期不至于延误。第二,严格的工程质量管理。主要是工程验收制度,如规定在一定距离内用箭射墙,箭头碰墙而落,工程才算合格。否则返工重建。第三,有效的分工制。长城建设在事先确立走向前提下,分区、分段、分片同时展开,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步性,体现了有效的分工。
  4.北宋丁谓的一举三得重建皇宫方案。宋真宗时期,大臣丁谓用一举三得方案重建皇宫,是一次典型的系统管理实践。当时,由于皇城失火,皇宫被焚,宋真宗命丁谓重修皇宫。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仅要设计施工,运输材料,还要清理废墟,任务十分艰巨。丁谓首先在皇宫前开沟渠,然后利用开沟取出的土烧砖,再把京城附近的汴水引人沟中,使船只运送建筑材料直达工地。工程完工后,又将废弃物填人沟中,复原大街,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取土烧砖、材料运输、清理废墟三个难题,使工程如期完成。工程建设的过程,同现代系统管理思想何其吻合。丁谓主持的皇宫修建工程体现了中国古人高超智慧的管理实践。
(二)孔子的管理思想
  1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
  2.举贤才的用人之道。
  3.和与中庸的管理哲学。
  4.以信为本的生存法则。
(三)商鞅的管理思想
  1教民耕战的基本国策。
  2.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3.论功封爵的吏治准则。
  4.综合治理的管理手段。
(四)孙子的管理思想
  1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2.预测与决策关系全局。
  3.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4.人的因素决定胜负。
  5.唯民是保的战争基点。
(五)管子的管理思想
  1天地为心的心术论。
  2自利的人性观。
  3.民富与国富相同一论。
  4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5与时变的创新精神。
  6.诚信者获益的管理思想。
  7.德能兼备的标准。
第三讲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

  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一章主要介绍了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英、美两国爆发的工业革命,以及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古典管理思想的初步形成和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思想。本章的基本内容:《管理思想史》第三章主要讲述了以下四部分内容:
一、关于英国的工业革命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使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工业企业的效率问题、控制问题、对企业中人的管理问题更加突出,使当时的人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在市场中通过努力来获得高效率和最大的利润。由此,古典管理思想开始萌芽了。
  英国重商主义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詹姆斯·斯图亚特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出版。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了他的最重要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称《国富论》)。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和经济自由的思想。大卫·李嘉图是19世纪初叶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他的代表作是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二、英国工业革命后管理思想的延伸
  安德鲁·尤尔是管理教育的先驱,许多工厂的管理人员都是尤尔的学生。尤尔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是1835年出版的《制造业的哲学》。查尔斯·巴比奇在管理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巴比奇制定了一种观察制造业的方法;他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思想;在劳资关系方面,提出了一种固定工资和利润分享的制度。威廉·杰文斯在管理思想方面有和大贡献,是第一个研究劳动强度和疲劳关系问题的人。
三、关于美国的工业革命
  1807年的禁运法案和1812—1814年的英美战争,是美国工业革命开始的契机。在此期间,海外贸易受到限制,工艺品必须自己制造,于是早期棉纺织业、制造棉毛纺织品、铁器、五金器具及其他日用品的工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1859年,美国造船、机车、农机三项产值达3600万美元。铁路的发展推动了管理的进步。由于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美国的工业革命进展得特别迅速,很快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强国。
四、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思想
  1.丹尼尔·克雷格·麦卡勒姆
  2.亨利·普尔
  3.亨利·
  4.梅特卡夫
  5.哈尔西
  6.史密斯
本章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一) 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的论述
  认为分工在管理上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三个好处:第一,分工可以使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很快地提高;第二,分工可以使某个人专门从事某种作业,可以减少从一项工种转到另一项工种所失去的时间;第三,分工可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经常改革劳动工具和发明机器。
  (二) 尔斯·巴比奇的管理思想
  1.巴比奇制定了一种观察制造业的方法
  2.他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思想;
  3.在劳资关系方面,提出了一种固定工资和利润分享的制度。
(三)美国工业革命时期制造系统的发展
  美国的产品不仅比其他国家的性能优越,而且是按照一种独一无二的方式制造的:其各个部件都有精确标准,同一种产品的部件可以互换。美国最先采用和推广了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使一些机器零件可以通用互换,从而降低了机器的生产成本,这是推动美国机器制造业迅速发展的有利因素。制造业的发展同工厂制度的建立密不可分。
  (四)麦卡勒姆的管理经验
  1.制定了严密的管理制度。
  2.制定了十分严密的组织细则来贯彻这些原则。
  (五)亨利·普尔的管理主张
  1.建立一种管理体系来管理企业,这种体系不能依靠企业的创办人和资助者来管理,而是通过培养专业管理人员来进行。
  2.普尔注意到企业中人的因素,提出改变僵化的领导作风。
  (六)亨利·汤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贡献
  1.汤首先强调的是管理的重要性,认为管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2.支持并推广科学管理运动。
  3.汤在著名论文《利益分享》中提出了一种激励职工的收益分享制度。
第四讲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继承欧洲科学技术传统的基础上,在一些科技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从而促进了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一举赶上并超过了英国。要想进一步发展生产,就必须在管理上有一个突破。于是,弗雷德里克·泰勒出现了,他是那种在紧要关头突然出来扭转局面的人,他是形成一种观点的关键人物。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标志着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本章的基本内容:《管理思想史》第四章主要讲述了以下四部分内容:
一、关于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
  1.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条件。
  2.泰勒及其对科学管理理论的探索。
二、关于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主要包括科学管理的目的和原则;作业管理: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实行激励性的工资制度;组织管理: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传统的凭经验工作的方法,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进行心理革命,把劳资双方的注意力从分配剩余的问题上移开,转向增加剩余上,以友好合作和互相帮助来代替对抗和斗争,共同使剩余额猛增,以致工人工资和制造商的利润都大大增加。
三、关于科学管理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1.卡尔·巴思被认为是泰勒的嫡系追随者
  2.亨利·劳伦斯·甘特。
  3.弗兰克·吉尔布雷斯与莉莲·吉尔布雷斯。
  4.哈林顿·埃莫森。
  5.莫里斯·库克。
  6.亨利·福特。
  7.拔佳。
四、关于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1.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使管理成为科学的一次质的飞跃。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科学管理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2.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经济人这种人性假设是片面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诸项原则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泰勒对工会采取怀疑和排斥的态度。
本章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一)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条件
  1.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2.经济危机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
  3.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既为美国提供了劳动力,也使培训和管理企业的员工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4.工业革命以来管理思想的积累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1.科学管理的目的。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科学管理的原则。
  3.作业管理。这是科学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它可分为:(1)为作业挑选第一流的工人。(2)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3)实行激励性的工资制度。
  4.组织管理。(1)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传统的凭经验工作的方法。(2)职能工长制。(3)例外原则。
  5.心理革命。泰勒认为,真正的科学管理和只追求效率的一阵风式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这种不同就在于雇主和工人之间都必须进行一场心理革命。这场伟大的革命就是双方把注意力从分配剩余的问题上移开,转向增加剩余上,以友好合作和互相帮助来代替对抗和斗争,共同使剩余额猛增,以致工人工资和制造商的利润都大大增加。 
(三)甘特对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贡献
  亨利·劳伦斯·甘特是泰勒创立和推广科学管理制度的亲密的合作者,也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之一。甘特非常重视工业中人的因素,因此他也是人际关系理论的先驱者之一。
  1.提出了任务和奖金制度。
2.强调对工人进行教育的重要性,重视人的因素在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3.制定了甘特图。  
(四)福特制及其对科学管理的贡献
  亨利·福特是美国著名的汽车制造者,被大众普遍认为是大规模生产的第一位倡导者。福特制是指由福特首创的一套生产和管理制度。福特制在生产和管理的实践中实现了许多科学管理的原理。1.制造方式标准化。2.流水式装配线。3.把服务大众作为宗旨。4.建立人事部门,关心员工生活。
(五)拔佳制的基本原则
  拔佳制是由拔佳在学习福特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符合科学管理精神的管理制度。
  1让工人思维,让机器工作。
  2建立自己的供产销系统和全球经营战略。

  3顾客是企业的主人为公众服务

  4生产和利润不是目的,而是改善职工生活的手段。
  5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是企业的首要职责。

第五讲古典组织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在第四讲中,我们介绍了泰勒的科学管理论,本讲重点介绍法约尔和韦伯等人的古典管理理论。
本章的基本内容:《管理思想史》第五章主要讲述了以下四部分内容。

一、关于法约尔的古典组织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是欧洲的一位极为杰出的经营管理思想家。1916年,在75岁时法约尔发表了他的划时代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对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法约尔认为,泰勒的研究是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内容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法约尔的研究则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出发的,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法约尔第一次明确区分了经营管理的概念。将管理的要素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提出了14项管理原则。

二、关于马克斯·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是泰罗和法约尔的同时代人,古典管理理论在德国的代表人物。韦伯在管理思想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集权制理论”,被人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1.理想的行政组织,理想的行政组织是通过职务和职位来管理的。

  2.有了适合于行政组织体系的权力基础,韦伯勾画出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
三、关于综合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通过泰勒、法约尔和韦伯等人的努力已经初具规模。但由于他们对管理问题的认识和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因而将他们的思想和管理观点简单地罗列起来,则会使人们对管理的理解支离破碎,难成体系。任何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总需要有人对它进行整理和综合。对于古典管理理论来说,完成这种对理论的综合整理、传播、系统化并使之发展的是英国的林德尔·厄威克和美国的卢瑟·古利克两人。厄威克和古利克在管理理论上的贡献并不在于他们自己创造了新的管理理论,而是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必要的整理和综合。如果没有他们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综合,也许就很难说有今天体系如此完整的管理理论。
本章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一)法约尔对"经营""管理"区别 法约尔认为,"经营"是指导或引导一个组织趋向某一既定目标,它的内涵中包括了管理;法约尔提出了普遍意义上的管理定义,即"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管理者通过完成各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 为了突出管理的实质,法约尔又进一步将管理的要素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二)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 法约尔在他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 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 4.统一命令。5.统一领导。6.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7.人员的报酬要公平。8.集权。9.等级链。10.秩序。11.平等。12.人员保持稳定。 13.主动性。14.集体精神。
(三)对法约尔管理思想的评价 1.法约尔对管理"普遍性"的论述是管理思想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2.法约尔的管理思想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 3.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被誉为管理史上的第二座丰碑。
(四)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有确定的组织目标。人员的一切活动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2.明确的分工。每个职位的权力和责任都应有明确的规定。3.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组织内的每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形成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4.人员的考评和教育。人员的任用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通过正式考评和教育训练来进行。5.职业管理人员。管理者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是一种职业管理人员。6.遵守规则和纪律。管理者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规定的规则和纪律。7.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五)韦伯的理想官僚组织模式

  1.组织中的人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2.组织的结构是一层层控制的体系。3.人与工作的关系。4.成员的选用与保障。5.专业分工与技术训练。6.成员的工资及升迁。行政组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进程,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自出现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已经成为各类社会组织的主要形式。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虽然不是管理思想的全新开创,只是社会实践的理论总结,但认同其思想对现代组织行为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六讲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
  

  在管理思想的发展进程中,行为科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行为科学创立的动因,要归功于人,因为有关人的因素始终困扰着人们的思维,由此,对于人的研究就显得越来越必要。梅奥等科学家通过霍桑试验首先建立了人际关系学说,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人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
《管理思想史》第六章主要讲述了以下三部分内容:

一、关于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它正式被命名为行为科学,是在1949 年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现在管理学中所讲的行为科学专指狭义的行为科学。即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科学。
  1.美国的管理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福莱特。
  2.美国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芒斯特伯格。
  3.比利时心理学家,也是工业心理学的首创人之一索利尔。
  4.美国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斯科特。
  5.英国的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在英国的先驱者迈尔斯。
  6.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穆齐西奥。
  7.英国的企业家和管理学家朗特里。
  8.英国的管理学家谢尔顿。
  9.美国的企业家和管理学家亨利·丹尼森。
  10.美国的管理学家和管理咨询工作者克拉克。
二、关于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霍桑试验是从1924年到932年,在美国芝加哥城郊的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中进行的一系列试验。霍桑试验分四个阶段进行:车间照明变化对生产效率影响的各种试验;工作时间和其他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和各种试验;了解职工工作态度的会见与交谈试验;影响职工积极性的群体试验。霍桑试验的结论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要点,也是行为科学在以后发展的理论基础,并对以后的管理思想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
三、关于行为科学理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
   1.突出人的因素和对人的研究。
   2.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成果形成了完善的学科体系。
   3.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4.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以提高管理水平。
  许多行为科学家在梅奥等人奠定的基础上做了更细致深人的研究。从社会人假设发展到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等,研究的内容也更为广泛。行为科学仍然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对人的研究还远没有达到人们想象的那么深远,这门学科实际上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本章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一)霍桑试验产生的历史背景
  1.行为科学产生的政治背景。
  2.行为科学产生的经济背景。
  3.行为科学产生的人文背景。
(二)梅奥对管理思想发展的贡献。
  梅奥是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管理学家,主持了著名的霍桑试验,是早期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奠基人。先后发表《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工业中的团体压力》等著作。梅奥在早期的研究中就发现,工人的问题不能用任何一种单独的因素来解释,必须在总体情况的心理学中来探讨。梅奥把组织作为一个社会系统来看待。他在1926年进入哈佛大学从事工业研究,不久就参加了霍桑试验,并于1933年发表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总结了霍桑试验前一阶段的工作。以后,他又断续地进行这项试验,并于1945年发表了《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书,进一步概括霍桑试验的成果,认为解释霍桑实验秘密的关键因素是小组精神状态的一种巨大变化。
(三)霍桑试验的主要内容及其结论
   1.车间照明试验。结论:车间照明只是影响员工产量的因素之一,而且是补台重要的因素;由于牵涉的因素太多,难以控制,无法测出照明对产量的影响。
   2.电话继电器装配试验。试验的结论:工作条件、休息时间以至于工资报酬等方面的改变,都不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第一位的因素。最重要的是企业管理当局同工人之间,以及工人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
   3.访谈计划试验。试验的结论:任何一位员工的工作成绩,都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4.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试验的结论:第一,非正式组织不顾企业管理当局关于产量的规定而另外规定了自己的产量限额。第二,工人们使上报的产量显得平衡均匀,以免露出生产得太快或太慢的迹象。第三,非正式组织制定了一套措施来使不遵守非正式组织定额的人就范。对电话线圈装配工中社会关系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霍桑试验的结论:第一,职工是"社会人"。第二,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第三,新的企业领导能力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提高其士气。
(四)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要点
  1.职工是社会人。社会人是人际关系学说对人性的基本假设。
  2.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所谓正式组织就是传统管理理论所指出的,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规定企业各成员之间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一定组织体系。梅奥认为,在正式的法定关系掩盖下都存在着非正式群体构成的更为复杂的关系体系。它同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3.新型的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梅奥认为,工作条件、工资报酬并不是决定生产效率高低的首要因素,首要因素是工人的士气,而工人的士气又同满足率有关。工人的满足率越高,生产效率就越高。新型的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以鼓舞职工的士气,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七讲激励理论

  人除了有经济方面的需要以外,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人们的各种行为,都有一定的动机,而动机又产生于人们本身内在的、强烈要求得到满足的需要。激励理论就是根据人的需要和动机对人员进行有效激励的一系列理论。
《管理思想史》第七章主要讲述了以下六部分内容:

一、关于需要层次理论 
  有关人的需要问题,是一些行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领域和重点内容。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就有学者进行过探讨。亨利·默里于1938年在《人的探索》一书中把人的需要归纳为30种。美国的行为科学家麦克利兰认为人有3类基本激励需要即对权力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对成就的需要。麦克利兰认为作为一名企业家来说比较明显的是具有高成就的需求者和具有较高的权力欲望,但社交需要的表现却比较低。美国行为科学家阿特金森提出了成就需要激励模式。即:职工的行为(B)=F(职工的个性,代表的环境)。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人类的基本需要等级论即需要层次论。

二、关于人性假说理论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Y理论,提出两大类可供选择的人性观。他对传统管理中人性假设和行为科学关于人性的假设加以系统的归纳分析,指出了它们的要点和根本分歧,把这套观点叫做“X理论。麦格雷戈把Y理论叫做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结合,认为它能使组织的成员在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最好地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
  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埃德加·沙因在1965年出版的《组织心理学》中对人性进行了归类并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 即理性经济人假设、社会人的假说、自我实现人的假说、复杂人的假说。
三、关于群体行为理论 
  群体行为理论主要由以下理论构成:
  (一)团体动力学理论
  (二)团体规范和压力的理论
  (三)团体的内聚力和士气的理论
  (四)信息交流的理论
  (五)有关团体及其成员相互关系的理论
  团体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是行为科学中关于团体行为的状态研究内容之一。这方面的重要理论有:
  1.社会关系计量学。
  2.团体成员相互影响分析法。
  3.有关团体间冲突的理论。
四、关于强化理论和期望理论 
  强化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是强调行为的结果对以后行为影响的理论。强化理论的依据是强化刺激以加强记忆的一些学习原则。
  弗鲁姆的期望机率模式表示:激励力=某项活动成果的吸引力期望机率。
  (1某项活动成果的吸引力即一个人对某项活动可能产生的成果的评价。
  (2期望机率即一个人对某项活动导致某一成果的可能性大小的判断。
  (3激励力是促使一个人采取某一活动的内驱力的强度。
五、关于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赫茨伯格在工作丰富化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
六、关于公平理论和归因理论
  公平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侧重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问题。归因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凯里韦纳等人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他们所讲的归因是指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他的内心状态所做的解释和推论。
本章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一)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不足
  马斯洛于1943年和1954 年先后发表了《人类动机理论》和《动机和人》两部著作,阐述了他的需要理论。马斯洛也认为,人有各类需要,人的行为过程就是需要满足的过程。
  马斯洛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这一理论,使人们较普遍地注意到人的需要这个重大问题。因而多年来广为传播,影响很大。但他当时提出这个理论时,主要根据观察和分析,并没有严密的试验材料作依据。以后有的学者试图用大量试验材料来验证马斯洛的这个理论,却发现马斯洛的说法中有许多缺陷,不能为试验材料所证实。一些行为科学家指出,马斯洛的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有:满足尺度不明确.满足目标不明确、满足间歇不明确。
  行为科学家奥尔德弗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人的基本需要不是五种,而是三种,即:由生存、关系和发展这一人类基本需要等级论,这三种需要并不完全是生来就有的。有的需要(如关系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是通过后天学习才形成的。而且,人的需要并不一定严格地按照由低到高的秩序发展,可以越级出现。
(二)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的主要观点
  1X理论对人性的假设。
  2Y理论的假设。

(三)埃德加·沙因的复杂人假说的内容
  1.理性经济人假设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和古典管理理论关于人的假设,也就是麦格雷戈所说的X理论。
  2.社会人的假说
  社会人的假说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倡导者梅奥等人提出来的。
  3.自我实现人的假说
  自我实现人的假说是马斯洛等人提出来的。阿吉里斯所谓的成熟的个性、麦格雷戈提出的Y理论,都是指自我实现的人。
  4.复杂人的假说
  复杂人的假说是沙因提出的。沙因认为,前面三种假设,各自反映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并适合于某些人和某些场合。但是,人有着复杂的动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两种。
(四)卡特·卢因的团体动力学理论要点:
  1.团体动力学所研究的团体指非正式组织。2.团体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各种力的一种力场,叫做生活场所自由运动场所3.团体的目标。4.团体的结构。5.团体的领导方式。 6.团体的参与者。7.团体的规模。
(五)双因素理论的要点
  赫茨伯格认为,属于激励因素的有:成就、赏识、工作本身、责任、进步等。属于保健因素的有:公司的政策和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系、工作条件等。但是,这两类因素有若干重叠。例如,赏识属于激励因素,基本上起积极作用;但当没有受到赏识时,又可起消极作用。
(六)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公平理论反映了每一个人都应该公平地得到报酬这一原则是否得到贯彻,及其在激励方面的作用。
(七)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归因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1)行为的归因。指根据人的行为和外部表现,对其心理活动的解释和推论。
  (2)心理活动的归因。指研究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生应归结成什么原因。
  (3)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即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表现,预测他们以后在某些情景中会产生怎样的行为。
第八讲 领导行为理论

  在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中,领导行为自始至终是行为科学家的研究重点。通过阐述领导行为理论的基本内涵,以及各种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局限性,揭示了领导行为理论对管理思想发展的作用。
《管理思想史》第八章主要讲述了以下三部分内容:一、关于领导者权变理论
  领导者权变管理理论是70年代形成的一种有关组织行为的理论。所谓权变,就是权宜应变。
  (一)权变管理理论
  (二)权变管理理论在组织结构方面的观点
  权变管理理论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各种观点的共同点是,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式系统,是一个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又对外界环境施加影响的系统。为了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做进一步的研究,他们把企业分成一些不同的结构模型,并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伍德沃德分类法
  英国女管理学家伍德沃德认为,每一种有着类似的目的和类似的工艺技术复杂程度的生产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组织模型和管理原则。她按照生产系统的工艺技术复杂性和连续性的程度,把企业分为单件和小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伴有单件生产、大批量和大量生产、大批量生产伴有流水生产、流水生产五种类型。
2.皮尤等人的分类法
  英国管理学家皮尤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对英国企业的组织结构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发现,不能采用单一的行政组织类型,而必须以可衡量并能够得到资料的一些结构上的变数来对企业组织进行分类。按结构变数把企业划分的七种类型即工作流程一行政组织型、人员一行政组织型、含蓄结构型、完全的行政组织型、前工作流程一行政组织型、萌芽状态的工作流程一行政组织型和萌芽状态的完全行政组织型。    3.劳伦斯等人的分类法
  劳伦斯等人的分类法强调外界环境的影响。第一类环境是高度稳定和变化较少的。第二类环境的稳定程度是中等的。第三类环境是很不稳定而变化极快的。
  4.赫里格尔等人的分类法
  赫里格尔等人依据企业的外界环境和工艺技术两个方面的因素,把企业分成四类模型:第一类市场条件等外界环境变化快、内部各种产品之间工艺技术差别大的企业;第二类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较快、内部产品品种较多、但工艺技术上差别不大的企业;第三类是市场条件等外界环境因素较为稳定、产品品种较简单、工艺技术较稳定的企业;第四类是外界环境因素十分稳定而产品非常单一的企业。
二、关于二维领导模式理论
  作为领导行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维领导模式是行为科学家不断研究和探索的出的一种管理思想。二维领导模式中的维度主要指领导对人的关心程度和对工作的关心程度。主要理论包括:
  1.俄亥俄大学在1945年提出的领导四象限理论。
  2.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等人(莫顿)1964年的管理方格论。
三、关于经理角色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明茨伯格等人首先创立的经理角色理论,是一种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领导行为理论,即使在今天,经理角色理论仍然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一)经理工作的六个特点。
  (二)经理担任的十种角色,即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接受者角色、信息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企业家角色、故障排除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这十种角色是一个相互连结的整体,不能割裂开来。
  (三)经理职务的八种类型。即联系人、政治经理、企业家、内当家、实时经理、协调经理、专家经理、新经理。
  (四)提高经理工作效率的十个要点。
四、关于支持关系理论
  支持关系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利克特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领导者要考虑下属职工的处境、想法和希望,支持职工实现其目标的行动,让职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有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由于领导者支持职工,就能激发起职工对领导者采取合作态度和抱有信任感,支持领导者。这就叫做相互支持的原则。
本章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一)权变管理理论在领导方式方面的观点
  1.菲德勒的权变领导模型
  2.雷定的三因素领导效率模型
  3.豪斯等人的目标一途径领导理论
  4.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
  5.领导参与模型
  6.领导方式生命周期理论
  7.唐纳利等人的领导模型
  (二)二维领导模式理论的主要内容
  1.领导四象限理论
  2.管理方格法
  (三)经理角色理论关于经理担任的十种角色
  (四)管理的领导方式的四种类型
第十章现代管理论的主要学派

一、关于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职能学派,是历史悠久并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论。管理过程理论渊源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二、关于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形成以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的现代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为标志。由于他在研究组织和管理性质及理论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曾经得到过7个名誉博士学位。巴纳德使用社会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管理问题,后人称他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三、关于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是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管理决策问题,形成了关于决策和决策方法的完整理论体系。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1.赫伯特·西蒙
  2.詹姆斯·马奇
四、关于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对管理的定义是:用系统论的观点对组织或企业进行系统分析、系统管理的过程。系统管理学派该学派认为,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外界环境在不断地相互作用。它具有系统部输入,输出和反馈功能。因此,一般系统论是系统管理学派的理论基础。
五、关于数量管理学派
  数量管理学派又称管理科学学派,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该理论认为,数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出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降低不确定性,以便投人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得到最大的经济效果。
六、关于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是指偶然事件或偶然性。权变理论的主要涵义是:权宜应变。
  权变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1.英国学者伯恩斯和斯托克。
  2.美国学者劳伦斯和洛希。
  3.美国学者卢桑斯。
  4.英国女管理学家伍德沃德。
  5.莫尔斯和洛希。
  6.菲德勒。
  7.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七、关于经验主义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也被称为经理主义学派、案例学派,是以向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经验主义学派认为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研究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加以总结归纳,找出有共性的东西,并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这种办法来学习管理,并为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建议。
  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1.美国的彼得F.德鲁克。
  2.欧内斯特·戴尔。
  3.艾尔福雷德·斯隆。
  4.威廉·纽曼。
八、关于企业文化学派
  企业文化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的群体文化,又叫亚文化或子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
  企业文化理论起源于美国,从它的产生发展过程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企业文化理论的启蒙时期
  (2)企业文化理论的成长时期
  (3)企业文化理论的成熟时期
本章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一)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和管理思想

  (二)社会系统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
  (三)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
  (四)系统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
  (五)数量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
  (六)权变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
  (七)经验主义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
  (八)企业文化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
第十一讲当代管理环境与思想

一、关于当代管理环境
  (一)当代管理环境的变化
  由于世界经济的结构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导致当代管理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1.经济环境
  2.技术环境
  3.法律环境
  4.社会和文化
  (二)管理环境的变化对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1.对管理思想的影响
  2.对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影响
  3.对组织结构方面的影响

  4.对管理人员的影响
二、关于当代管理思想
  当代管理思想比较集中的体现为:
  (一)托马斯·彼得斯的管理思想
  彼得斯的管理思想:一是人受到两重性的驱动,他既要作为集体的一员,又要突出自己,他既要成为一个获胜队伍中的一个可靠的成员,又要通过不平凡的努力而成为队伍中的明星;二是只要人们认为某项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伟大的,那么他们就会情愿地为了这个事业吃苦耐劳。彼得斯提出管理的8条原则和调动人的潜力的5条途径。
  (二)波特的竞争战略思想
  波特指出有五种竞争力量,任何行业的竞争规律都体现了如下5种竞争力的作用,行业的这5种作用力决定了行业结构,也决定了行业的盈利能力,他们影响成本和企业所需的投资即影响投资收益的诸多因素。提出三种基本战略和进行战略分析的手段价值链分析。
(三)约翰·P·科特的管理新规则
  科特将美国经济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860年到—1930年,这个阶段是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和美国大企业快速增长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从1929黑色的星期二开始的。
  第三个阶段是从1973海湾石油生产国第一次大幅度和统一地提高石油的价格,使得西方世界发生了一次极大的能源危机。
  (四)彼德·德鲁克的知识管理
  彼德·德鲁克作为最早提出知识社会和知识管理概念的学者,1988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新型组织的出现》的论文。指出在经历了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命令——支配型组织后,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组织将进入新的形态:由专家小组构成的知识型企业,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表明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已经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知识管理的时代。
(五)彼德·圣吉的学习型组织
  彼德·圣吉1990年,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圣吉以他的老师弗雷斯特教授的《新型企业的设计》一文的构想为基础,融合了其他几种出色的理论、方法与工具,提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圣吉认为,企业组织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础是持续学习,并详细论述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通过五项修炼,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进而形成一种符合人性的、有机的、扁平化的组织,即学习型组织。他还分析了学习型组织的一些重要特征,如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愿景,组织由多个创造型团体组成,组织具有以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
  (六)尔斯查·M·萨维奇的第五代管理
  1991年,查尔斯·M·萨维奇《第五代管理》,提出了突破工业时代严格的等级制和例行程序,实现知识网络化管理。对企业的科学管理不单是重新设计企业的具体管理流程,而是使企业的经营观念、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管理规范、管理方法、管理技术、企业文化都要完成适应网络化管理需要的整合。

三、关于东西方管理思想比较
  (一)西方管理思想的内在精神
  1.当代西方管理思想的特点
  2.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和演变规律
  (二)东方管理思想的渊源
  1.儒家的管理思想及其发展
  2.道家的管理思想及发展
  3.佛学和管理
本章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一)有代表性的当代管理思想
  1.托马斯·彼得斯的管理思想
  2.波特的竞争战略思想
  3.约翰·P·科特的管理新规则
  4.彼德·德鲁克的知识管理
  5.彼德·圣吉的学习型组织
  6.尔斯查·M·萨维奇的第五代管理
  (二)东方管理思想比较
  1.东方管理思想对管理理论的影响
  2.东方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思想的交互影响
第十二讲当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

一、关于管理思想发展的总体趋势
  当代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形态、管理组织、管理手段和设施、管理文化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趋势。总体上表现为:管理理念更趋人性化、管理形态呈知识化、管理组织虚拟化、管理手段和设施采用网络化、管理文化向全球化发展。
二、关于文化管理趋势
  管理经历了两次飞跃
  1.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管理的第一次飞跃
  2.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管理的第二次飞跃
  企业实施文化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1.对文化的取舍和加工处理问题
  2.对传统文化中的扬弃问题
  3.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借鉴问题
  4.对单纯经济文化倾向的认识问题

三、关于管理创新趋势
  (一)管理创新的概念
  1.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2.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
  3.威廉姆森的管理创新理论
  4.我国学者芮明杰教授的观点
  (二)管理创新的实施
  1.管理创新是创造一种全新的企业资源配置范式,并能有效地加以实施。
  管理创新作为一个过程和一个结果,可将创意分成三个阶段:创意形成阶段、创意筛选阶段以及创意验证实施阶段。

  2.管理创新的管理和控制
  (1)建立柔性的组织结构
  (2)创新全过程的控制
四、关于企业再造趋势
  (一)企业再造理论的产生
  80年代,美国的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在广泛深入的企业调研中发现:一些公司由于较大幅度地改变了它们的工作方法而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取得了戏剧般的惊人成就。这些公司并没有改变它们所从事的业务,而只是改变了在那些业务中所遵循的业务过程或者干脆取消了那些陈旧的业务过程。通过进一步观察他们还发现:追求根本性的改变,而不是渐进式的改良是这些企业的另一个特点。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1993年,哈默教授和钱辟先生出版了《企业再造一工商管理革命宣言》一书。这本书的发表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二)企业再造与其他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区别
  1.企业再造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区别。
  2.企业再造与适时制造的区别。
  3.企业再造与事业重组的区别。
  4.企业再造与精兵简政的区别。
  5.企业再造与Z理论的区别。
(三)企业再造理论的适用对象
  企业再造理论适用于以下三类企业:
  1.问题丛生的企业。
  2.目前业绩虽然很好,但却潜伏着危机的企业。

  3.正处于事业发展高峰的企业。
五、关于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一)管理的国际化的含义
  管理的国际化是21世纪管理研究和实践的最重要领域之一。现代管理开放性的一个表现是迅速国际化的趋势,或者说国际化是当今政治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一个客观的管理环境。特别是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等的迅速发展促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市场开始生成,国界正失去原有的意义,迫使管理者不得不把自己所在管理系统的管理放置在国际大环境之中。
(二)管理的国际化对管理实践的新要求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趋势,管理国际化对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1.管理人员必须了解不同的教育文化背景、价值观,还要熟悉各种法律、经济、政治制度。
  2.国际化的管理使计划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困难,同时也使计划工作更为重要。
  3.管理国际化会导致新型组织结构的产生与发展。例如出现了全球产品结构、全球地区结构、全球职能结构、全球混合结构、全球矩阵结构以及无缝组织等。
  4.国际化管理要求采用相应的人员配备模式和人事政策。国际企业可以采用三种策略选择子公司的主管人员,即本国中心策略、当地中心策略和全球中心策略。多数国际企业采用雇用东道国和第三国公民任子公司的管理人员。
  5.国际化管理使控制工作较之国内企业的控制工作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也使得控制工作更加具有挑战性。
本章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一)是关于管理思想发展的总体趋势
  1.管理理念的人性化
  2.管理形态的知识化
  3.管理组织的虚拟化
  4.管理手段和设施的网络化
  5.管理文化的全球化
  (二)文化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1.文化管理的内涵
  2.文化管理的特点
  (三)管理创新的必要性、特点、内容
  (四)企业再造的涵义
  (五)管理国际化的成因
第十三讲《管理思想史》总结

一、《管理思想史》各章主要内容的回顾
  第一章关于国外早期管理思想,主要讲述工业革命以前国外早期的管理思想,包括国外古代社会、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期间的主要管理思想。

  第二章关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管理实践和老子、孔子、商鞅、孟子、孙子、管子等名家的管理思想。并且在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七个基本特征。
  第三章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主要介绍了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英、美两国爆发的工业革命,以及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古典管理思想的初步形成和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思想。
  第四章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讲述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和科学管理理论的传播。
  第五章古典组织理论,主要讲述了法约尔的古典组织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综合古典管理理论。
第六章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主要讲述了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行为科学理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七章激励理论,主要讲述了根据人的需要和动机对人员进行有效激励的一系列理论。
  第八章领导行为理论,主要讲述了领导行为理论的基本内涵,以及各种理论,如领导者权变管理理论,二维领导模式理论,经理角色理论,支持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九章现代管理理论综述,主要讲述了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主要特征和内容,现代管理理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十章现代管理论的主要学派,主要讲述了管理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数量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企业文化学派的具体内容。
  第十一章当代管理环境与思想 主要讲述了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当代管理环境变化及其对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托马斯·彼得斯、 迈克尔·波特、彼德·德鲁克、彼德·圣吉等当代管理学家的管理思想,并对东西方管理思想进行了比较。
  第十二章当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主要讲述了在80年代以后管理思想呈现出的新的发展趋势。
二、管理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
  管理思想的发展进程可以概括为五个阶段。即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时代),行为科学理论(社会人时代),现代管理理论(复杂人的时代),当代管理理论(创造人时代、知识管理时代)。
  (一)早期的管理思想。从公元前5000年到20世纪初。
  (二)古典管理理论。从20世纪初到30年代是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时期或者说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时期。
(三)行为科学理论。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面对科学管理理论把人作为经济人的局限性,一些管理学家另辟溪径,从人类行为和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管理。
  (四)现代管理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规模急剧扩大,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这一切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对管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为致力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许多管理学者结合前人的经验和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和学科对管理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提出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思想,产生了多种管理学派。
  (五)当代管理理论。(创造人时代、知识管理时代)。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政治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企业为了在这种环境下寻求生存和发展,必须在管理创新上下功夫,管理思想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三、学习《管理思想史》给我们的启示
  (一)道法自然与把握当代管理环境的变化

  1.把握当代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

  2.根据环境的变化优化管理思想。
  3.根据环境的变化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
  (二)以人为本与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1.感化管理。感化管理就是要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消除职工的消极情感;

  2.主人化管理。主人化管理就是使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参与民主管理决策;
  3.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指职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咯和目标,自主制订计划,实施控制、实现目标,自己管理自己
  4.贤人管理。贤人管理就是要发现和重用大批有德有能力的人才,让他们在管理发挥突出作用;
  5.文化管理。它是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层次,它通过企业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
(三)天道地德与坚持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管子提出,天道产生权,权产生法,以法治国;地德产生义,义产生礼,以德治人。在现代管理中,同样是两种重要的管理手段。现代管理不仅需要通过健全的制度和法规来实现有效的控制,而且还需要思想工作和人文关怀,做到厚爱利足以亲之,明智礼足以教之。”“然后申之以宪令,劝之以庆赏,振之以刑罚。(《权修》)即把宪令庆赏刑罚结合起来,关爱、教育在先,宪令约束、刑罚震慑并重,使人的行为纳入正确的轨道,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四)修其身与建立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
  中外管理思想家都十分强调和重视提高管理者的素养。格札里在1100年指出领导者必须保有公正、智慧、耐心、谦虚四种品质。提高管理者的素养到任何时候都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今天,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最关键的就是用人导向问题,如果买官卖官、任人唯亲的问题存在的话,德才兼备者必然离我而去,奸佞庸才必然官居要职,国将不国,更谈不上管理。可见,个人自律、政策引导、组织培养教育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的基本保证。

(五)与时变与推进管理创新
  1.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重新确立管理原则。

  2.借鉴先进的竞争战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3.着眼于飞速变化的环境建立新的管理规则。
  4.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强化知识管理理念。
  5.努力实施组织再造。第一,建立学习型组织。第二,增强管理组织的虚拟化。
  6.善于运用网络化的管理手段和设施。
  7.推进管理文化的全球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2023年自考资料 ( 豫ICP备17027556号-1 )

GMT+8, 2024-5-5 00:03 , Processed in 0.1260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