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考网( zikao5.com )

 找回密码
 注册

我自考论坛新人签到! 到各省圈子新人签到送奖励~ 进入自考圈子自考资料专题

历年自考试题和答案 集合2008年以来的自考试题及答案! 考必过一考通自考小抄 - 自考密卷

自考资料【注册网站】|论文指导QQ905363546 自考英语学习英语俚语学习自考公共课 自考专业课网站地图关于我自考网_zikao5.com

特别提醒:想登录了解网站可用临时帐号【加微信zikao99索取】
搜索
查看: 12891|回复: 2

[串讲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谈课程内容及应试技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9 15: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课程内容及应试技巧

一、课程性质、目的、要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遵循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指示精神,按照2005年2月和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本科阶段设置的一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兼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历史课的特点。按照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这门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以及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改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这门课程同历史专业的“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等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脉络以及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而且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清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理论,特别是要牢固把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历史经验。

二、课程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依据中央审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大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设计了十章,集中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一直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16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这160多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教材的第一至第三章,主要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历史,这是风云变幻的八卜年,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酝酿、准备以及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同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新兴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先后对国家出路进行了探索,但是都失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辛亥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仍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领导阶级和新的指导思想。第二个历史阶段。教材的第四至第七章,主要讲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这是翻天覆地的三十年,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30年又分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国民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至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至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前夕)、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和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至194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924年1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共同推动国民革命新高潮的到来,从广东出发的北伐战争顺利推进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是,至1927年7月,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分裂以及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劳苦大众开始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新道路。但是,中共党内的“左”倾错误特别是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陷于绝境。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的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的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形成了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力量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成为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力争和平、民主,但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内战、独裁,挑起了新的内战。中国共产党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先后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迅速转入战略反攻。共产党在解放区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国民党统治的爱国民主运动持续高涨,国民党处于全民的包围之中。人民解放军经过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等,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这就为争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第二个任务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前提。第三个历史阶段。教材的第八至第十章,主要讲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这是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十八年,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这58年可分为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7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20年(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及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21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直至2007年中共十七大召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医治战争创伤,仅仅用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在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确立。1956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局良好,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1957年下半年后,探索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两个发展趋向,探索遇到严重的挫折。1966年5月开始的为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成为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经过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应试技巧。
(一)综合提示。自学应试者首先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做到三个结合。第一,教材和大纲相结合。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实施考核的依据,指定教材是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课程内容的扩展与发挥,体现一定的深度、难度。自学者必须认真阅读指定教材,并根据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牢固把握重点、难点。有的自学应考者不认真阅读指定教材,把考试通过的希望寄托在社会助学者的串讲甚至押题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自学方法。只有认真阅读教材,才能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脉络,准确了解考试大纲所涉及的事件、会议、人物、,著述等的基本情况,牢固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基本历史规律、历史经验以及相关理论,才能掌握应考的主动权。否则,在应考中时常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很多原本完全可以克服的错误。例如,1927年的八七会议和1935年遵义会议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如果不认真阅读教材,这两次会议很容易混淆。而认真阅读了教材,把握了基本历史脉络,这两次会议就比较容易区分。八七会议是在国民革命失败后召开的,主要是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新方针;而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败后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主要是纠正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第二,记忆与理解相结合。切忌死记硬背,对重要的历史问题要努力做到融会贯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有很多基本的历史常识,这是自学考试一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这些历史常识需要记忆,而且要记准、记牢,不能混淆。但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还有相当多的内容是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才能把握的,这主要是历史发展规律、基本历史经验以圾有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掌握的,要求自学应考者首先要明白其中的道理,把握每个要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全面地掌握这些内容。第三,历史与理论相结合。既要了解基本历史知识,弄清历史发展脉络,更要把握历史规律、历史意义、历史经验等理论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同历史专业的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等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门历史课程,而且首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除了要求自学应考者了解基本历史知识外,更要掌握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理论问题。例如,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深重灾难?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各民主党派是怎样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等等。这些理论问题往往是论述题的命题取向。
(二)题型分析。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大纲的规定,本课程自学考试试卷的题型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性试题,一类是非客观性试题。两类试题各占50%。客观性试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种题型,非客观性试题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两种题型。
1.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一种相对比较容易的客观性试题,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也就是说,答案具有惟一性。
单项选择题的特点:第一,题量大,一般有30道试题,约占总题量的60%多,但分值小,每小题只有1分,30道小题的分值只占总分的30%。第二,覆盖面广,涉及指定教材的每一章,甚至每一节。第三,考核内容一般是本课程中的基本知识,主要是考核自学者的记忆、判断和理解能力。第四,单项选择题的得分率在四种题型中是比较高的,考生一般应该争取80%的得分率,即30的单项选择题,应该拿到24分。
单项选择题时间分配:从考试时间的分配来说,单项选择题的答题时间一般不要超过30分钟,即平均每道题的答题时间为1分钟。考生如果在答单项选择题时,遇到比较难的题,一时选不出正确项,这时应当暂时放弃,转做下面的题,千万不要在这道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以免影响后面的答题。待整个试卷答完后,再回过头来做这道题,或许就能选出正确项。
单项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回答单项选择题,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楚题面(也称题干),已经告诉了你什么?例如,时间、事件、会议、人物、概念、著作、条约等等,题目要求你选什么?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中,单项选择题往往涉及教材中的某一个概念、事件、会议、人物、著作或条约的一些基本内容,自学者要很好地把握这些内容,把其中的关键词抓住。这样就很容易回答单项选择题。例如,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内容,1938年9月至11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这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这段内容有四个关键词,一是时间(1938年9月至11月),二是会议(六届六中全会),三是人物(毛泽东),四是概念、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学者要学会将这四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围绕这段内容可以出很多道单项选择题,但是,只要把这四个关键词掌握了,并把它们紧紧地连在一起,题目如何变化,都可以很自如地把正确项迅速选出来。
单项选择题的答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直选法。即通过审题,准确把握题面与备选项的关联,直接选出正确项。
例题1.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某一个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完成土地改革任务后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这些内容,自学者应该搞得清清楚楚。这样的话,遇到这道题,要选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B项。
例题2成为时局转换枢纽,结束十年内战局面的事件是()A.一二九运动的爆发B.中共瓦窑堡会议的召开C.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一些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往往是考核重点,一般要求自学者把握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意义。诸如像例题中提到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自学者必须掌握的内容。同样的,这个内容牢牢掌握了,这道题也就很容易地选择D项了。类似西安事变这样的历史事件,在本课程中很多,自学者要很好地把握。这道题的其他备选项,A项“一二九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B项“瓦窑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C项“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自学者对这些历史事件的意义要很好把握,不能混淆。
第二,排除法。运用排除法,不仅要弄清楚题面要求选什么,还要仔细辨别四个备选项,在此基础上把不符合题面要求的选项迅速地排除掉,留下惟一正确的选项。排除法和直选法,都要求自学者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考察考生的记忆能力。
例题3.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的失败B.二次革命的失败C.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这道题的关键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所谓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反对清王朝和北洋军阀统治的革命斗争。所谓终结,是指孙中山最后一次单独奋斗的失败,此后孙中山走上了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共同进行国民革命的新道路。这道题的备选项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有胜利也有失败,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重新奋起,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又先后进行了两次护法运动。如果考生对这条历史线索把握得很清晰,就很容易将备选项中的ABC三项排除掉,而留下正确项D。这里就要再一次提醒自学者,一些相关历史内容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历史线索,分清先后,搞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及其相互问的联系。
例题4.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七届二中全会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一届六中全会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也是自学考试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涉及会议的主要议题、作出的重要决定以及历史意义等。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会议,有全国代表大会,如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八大、中共十六大等等.有中央全会,如六届六中全会、七届二中全会、七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六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六中全会等等;还有一些特定情况下召开的会议,如八七会议、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七千人大会等等。这些会议,自学者一定要很好理解记忆,搞清楚每次会议的内容及意义。一些名称比较相似的会议,更要仔细辨别,千万不要张冠李戴。这道题就是考核会议的历史意义。这道题的题面有两个关键,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明白了这个关键,遵义会议和七届二中全会就可以排除,因为这两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前召开的。二是具有伟大转折的深远意义。剩下的CD两项,这两次会议都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召开的,从会议名称可以判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前,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后,如果了解了十一届六中全会标志着拨乱反正任务的基本完成,那么,也就很容易排除了,这样,就留下C项。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三,比较法。在考生运用直选法或排除法都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比较法。这是一种花时间比较多的方法。要求考生将四个备选项中的每一项都同题面所要求的作纵向或横向的比较,从中找出正确项。运用比较法的试题一般说来难度比较大,容易答错。因此,考生更要认真对待。
例题5.毛泽东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加强调查研究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C.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D.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自学考试大纲题型举例中的一道例题。这道题有相当的难度。如果考生对八七会议的内容掌握得很牢固,就可以采用直选法,直接把C项选出来。但是,如果不了解八七会议的内容,就可以运用比较法。这道题的关键是1927年8月,即国民革命失败后不久,中国共产党为了复兴中国革命召开了八七紧急会议。而国民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陈独秀不懂得掌握革命武装的极端重要性。因此,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针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特别强调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A项“加强调查研究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提出的重要思想,B项“三大法宝”是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完整论述的,是总结中国共产党十八年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论断,D项“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重要命题,是针对一个较长时间里党内存在着的教条主义错误提出的,通过这样的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就可以把正确项选出来。这道题告诉考生,教材中这样的内容要认真阅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因此,再一次告诫考生,一定要认真地通读教材,将教材的基本内容有条不紊地把握好。最后,如果你运用上述方法,仍然不能选出正确项,这时,你也不要放弃,而任意地选择其中的一项,也许就选对了。因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的单项选择题提供四个备选项,按照单项选择题的一般规律,任意选择其中的一项,就有25%的命中率。
2.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的特点:第一,正确项数量的不确定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的多项选择题的备选项共有四个,在四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二,多选或少选,即使是多选一个或少选一个,都不能得分,这就增加了试题的难度。第三,考核的内容层次比单项选择题要更深,这就更增加了它的难度。因此,多项选择题是自学考试试卷所有题型中最难的一种题型,得分率比较低。多项选择题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自学考试试卷中,一般为10道题,每题2分,考生应该能够得10分甚至10分以上。多项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多项选择题的命题范围比较宽广,涉及到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特别是历史事件的意义、影响,重要会议的主要议题及历史贡献,重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及历史功绩,代表性著作的主要内容及理论贡献,以及同中国近现代史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经验和基本概念等的核心内容。回答多项选择题,同样要求认真审题,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要弄清楚题面已经给出的信息,以及题目要求选什么,通过认真审题,就可以把已经给出的信息同题目所要求的选项联系起来,就比较容易把所有的正确项不多不少地选出来。
第一,直选法。通过认真审题,直接把正确项选出来。
例题6.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之间的论战所围绕的主要问题是()A.要不要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中国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社会革命,实现土地国有。这也是自学考试大纲题型举例中的一道例题,是考核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学说以及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这是两个相关的问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其三民主义学说,是本课程的重点之一。所谓三民主义,就是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民族主义主要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民权主义主要是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即推翻帝制,民生主义主要是平均地权即首先是实现土地国有。当时,革命派同改良派的论战就是围绕着三民主义展开的。如果考生对这个重点问题有完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就可以采用直选法,很容易地把其中涉及三民主义的BCD三项选出来。这里,提醒自学者注意,教材中有些问题包含的要点非常明确,有的两点,有的三点,有的四点,对教材中这样的内容,首先要有“数字”概念,准确把握涉及这些内容的几个要点,也就是多项选择题的选项数目,避免少许或者多选。例如这道例题的内容是围绕三民主义展开的,因此,这道题的正确项就是三项,不能选两项,也不能选四项。
第二,排除法。上述例题6,就可以采用排除法。这就要求自学者对三民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这也是教材的重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因此,革命派同改良派的论战不可能涉及反对帝国主义的问题,备选项中的A项“要不要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中国”就在排除之列了。再看下题:
例题7.19世纪末,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同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守旧派之间的论战所围绕的主要问题是()A.要不要推翻清王朝B.要不要变法维新C.要不要兴民权D.要不要废八股。这道题同例题6可谓异曲同工。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论战,每次论战的双方及其争论焦点都是不同的。自学者要很好地加以辨别,千万不要张冠李戴、指鹿为马。这道题,要求把握维新派同守旧派论战的内容。这里首先要知道这场论战同样是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的,即变法维新、兴民权和废八股;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把握,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他们试图依靠封建皇帝的支持实行变法维新,因此,他们根本不可能主张推翻清王朝,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历史局限性。如果考生把握了这些关键,就可以用排除法,很容易地将A项排除,而选择BCD为正确项。
例题8.1922年7月中共二大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个纲领的基本点包括()A.‘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B.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C.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D.渐次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制定的纲领,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的又一个重要方面。这道题考查的是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自学者要注意,自学教材在讲述中共二大时,明确指出二大宣言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党在当前阶段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也就是说,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不属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范畴。同样,如果又知道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包括三个基本点,那么,这道题运用排除法就容易把“渐次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D项排除掉,而选择ABC三个正确项。
第三,比较法。
例题9.1956年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以下各项属于这个报告主要内容的有()A.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B。强调在着重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C.阐述了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思想D.在政治和文化建设领域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重要著作或讲话,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的又一个重点。这道题考查的是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早期,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这篇报告的主要内容。教材在讲述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时,着重介绍了毛泽东的两篇文章,即《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还介绍了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这些都属于早期探索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从内容上看,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这些内容都十分重要,自学者要很好把握,分清楚各个知识点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千万不要混淆。这道题运用比较法,就是通过对毛泽东这两篇文章的分析、比较,弄清楚哪些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或方针,哪些是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或方针。通过比较,就可以顺利地把ABD三项选出。这道题就完全答对了。再如:
例题10.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只用了三年多时间就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其原因主要是()A.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B.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C.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D.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是一个重大事件。这道题考查的是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这在教材中有简明扼要的归纳。自学者如果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就比较容易作出正确的选择。这道题可以运用比较法进行选择。这里的关键是C项。教材在“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这个大目下介绍了没收官僚资本,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合理调整工商业等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即备选项中的ABD三项内容。通过比较可以看出,ABD三项的内容都是比较宏观的,而C项相对是微观的,开展“三反”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方面内容,因此,这个选项不全面、不完整,就可以排除掉。
3。简答题简答题试题的特点:第一,题量和难度相对适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中,简答题一般是5道题,每道题6分,共30分,考生至少应该得20分。第二,从考查的能力层次看,主要考查考试大纲规定的领会、简单应用这两个能力层次,有时综合应用中的某个方面也是简答题的命题取向。第三,从考查的内容看,试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涉及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重要会议的议题意义、主要著述的内容贡献以及有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历史经验等。简答题常考内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以及历史评价,地主阶级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历史评价,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历史评价,’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历史特点,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及历史意义,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的意义及失败原因,中共八七会议的主要贡献,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毛泽东《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等等。
简答题的答题方法:第一,必须认真审题。一定要搞清题意,准确地判断试题要求你回答的内容,然后再回答问题。切忌匆匆忙忙、粗心大意,看错了题目,理解错了题意,造成文不对题或者张冠李戴。第二,要点必须全面、准确。简答题的答题要点,在教材中一般都有明确、完整的概括,有的归纳为两点,有的归纳为三点、四点甚至五点,自学者在复习备考时要首先知道这个问题在教材中概括为几点,特别是关键性的要点有几个,答题时千万不要丢三落四,少了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要点,特别是把关键性的要点遗漏了,如果这样,就会丢掉很多分。第三,要点应该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标明“第一”、“第二”、“第三”……,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杂乱无章,不得要领。第四,回答应该简明扼要。在全面、准确把握要点的基础上,对每个要点作简要的解释,不必长篇大论,但也不能只有要点,没有解释。
4.论述题。
论述题试题的特点:第一是题量少,但每题的分值大,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中,论述题一般只有两道题,但是,每道题的分值是10分。第二,论述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自学考试四种能力层次中要求最高的一个层次。在回答论述题时,需要运用教材中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历史问题或理论问题。第三,论述题的答案要点,有的在教材中有一定的概括,有的却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考生自己归纳。第四,论述题一般要求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的还要求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考生必须对论述题所涉及的这些重大历史或理论问题有系统的理解,并尽可能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第五,论述题所涉及的一般都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历史问题与理论问题。论述题常考内容:我们在本节“综合提示”第三点中提到这些重大历史与理论问题。此外,还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失败的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以及局限性,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严重危害以及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遵义会议召开和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以及基本经验,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等等。
论述题的答题方法:第一,必须认真审题。一定要搞清题意,准确地判断试题要求你回答的内容,然后再回答问题。切忌匆匆忙忙、粗心大意,看错了题目,理解错了题意,造成文不对题或者张冠李戴。第二,要点必须全面、准确。论述题的答题要点,有的在教材中概括,有的没有概括,需要考生自己归纳,但是不管教材有概括还是没有概括,回答论述题时,要点要尽可能全面、准确。第三,要点应该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标明“第一”、“第二”、“第三”……,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杂乱无章,不得要领。第四,回答论述题同回答简答最大的不同在于,简答题要求简明扼要,而论述题必须在全面、准确把握要点的基础上,对每个要点作比较充分的论述,要有必要的分析,文字量不能太少。如果只答几个要点,不作必要的分析论述,是不可能得高分的。以上对四种题型作了一些分析,仅供自学者参考。衷心祝愿自学应试者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评分

参与人数 1 +1 收起 理由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1-25 17: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感谢楼主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21: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第一次学文的东西 看了感觉豁然开朗 万分感谢!LZ  顶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2023年自考资料 ( 豫ICP备17027556号-1 )

GMT+8, 2024-5-5 15:22 , Processed in 0.0778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