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考网( zikao5.com )

 找回密码
 注册

我自考论坛新人签到! 到各省圈子新人签到送奖励~ 进入自考圈子自考资料专题

历年自考试题和答案 集合2008年以来的自考试题及答案! 考必过一考通自考小抄 - 自考密卷

自考资料【注册网站】|论文指导QQ905363546 自考英语学习英语俚语学习自考公共课 自考专业课网站地图关于我自考网_zikao5.com

特别提醒:想登录了解网站可用临时帐号【加微信zikao99索取】
搜索
查看: 3819|回复: 0

[历年真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简答论述精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6 14: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简述二战后国际分工出现的新特点 (2)
①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②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
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削弱
④参加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
⑤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日趋加强
2、简述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2)
①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②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③资本流动,特别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成为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上层建筑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3、为什么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
①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③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形式、广义和深度。
④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产品内容。
4、试述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2)
斯密在提出他的“绝对成本学说”也称“地域分工说”的国际分工理论之前,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是:
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
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
接着斯密将运用于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斯密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5、试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2)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均有利。
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加合理,可增加产品总量,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6、试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作一评价 (2)
①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的作用。它促进了当时英国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废除了“谷物法”。
②这个理论的出发点是认为世界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是一个各国间、各经济集团间利益和谐一致的世界。认为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是自然的永恒的现象。
③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李嘉图提出了九个假定作为其论述的前提条件。
④比较成本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成本、自然条件等因素对国际分工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和根本的因素。
⑤比较成本理论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作出了“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规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互相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的结论。
7、简述古典学派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与赫——俄原理的主要区别(2)
①古典学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费的劳动时间决定。而以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运用在互相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的理论代替了古典学派的单一生产要素的理论.
②古典学派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各个国家在生产各种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且各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都是固定不变的。俄林则在他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中,假定各个国家在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即生产函数相同,因而排除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是把各国间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以及在生产各种商品时利用各种生产要素的强度的差异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
8、简述要素禀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 (2)
①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②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
③商品贸易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9、试对赫-俄学说作一评价 (2)
①在各国参加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的依据上,H-O学说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从体系上更为完整、全面。
②正确地指出了生产要素拥有状况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指出了在各国对外贸易竞争中,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结合所起的重要作用。
③H-O学说完全违背了劳动价值论。
④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⑤该理论只能用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国家间的分工与贸易行为。
⑥该理论抹煞了国际生产关系,抽象地谈论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收入均等化,把富国与穷国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性,归结为国际贸易问题,归结为世界市场的机制问题。
10简述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的相同、不同及联系之处。(3)
①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②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在量上是不同的。国别价值是由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国际价值是由世界劳动力的平均单位决定的,这个平均的劳动单位就是在世界经济的一般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时所需要的特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另外二者在表现形式上也是不同的,商品的国别价值是以该国货币表示的。而在世界市场上商品的国际价值形态是以世界货币表示的。
③二者的联系之处: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11、简述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各种因素 (3)
①国际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国际价值量随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国际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世界各国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而变动的。而各国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改变而改变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小。反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大。因而,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创造的价值成反比。
②国际价值量与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是指劳动的紧张程度,也就是指同一时间内劳动力消耗的程度。劳动强度与价值量成正比例变化。
③国际价值量与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A、如果绝大多数国际贸易商品是在大致相同的正常的国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生产出来的,则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该商品各个国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基本上是一致的。
B、假定投到国际市场上的该商品的总量仍旧不变,然而在较差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大大多于在最好和中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国际价值就由较差条件下生产而出口的大量商品来调节。
C假定在高于中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出口量,大大超过在中等条件和较差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出口量,国际价值就由在最好条件下生产的那部分商品来调节。
12、简述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 (3)
穆勒认为:在由比较成本所决定的国际交换比价界限内,两国间具体的商品交换比率是由两国对彼此商品的相互需求决定的,交换比价或贸易条件是否有利应是贸易双方彼此对另一国出口商品需求程度的强弱而定,只有在相互需求均衡,一国输出商品数量恰好等于另一国输入商品数量时所形成的交换比价才体现商品的国际价值。若一个国家以它的产品和另一个国家对它的产品需求数量及需求增加的程度比较,外国对其商品的需求越是超过它对外国商品的需求,贸易条件就对它越有利,贸易条件越是接近外国、国内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价,也就是说它的一定数量的商品就可以换回更多的外国商品。
13、影响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因素 (4)
①政策主体:指政策行为者,即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是指各国政府。
②政策客体或政策对象:就是贸易政策规范、指导、调整的贸易活动和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和个人。
③政策目标:贸易政策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贸易政策的内容首先是在一定政策目标的指导下确定的,政策目标是政策内容制定的依据。
④政策内容:即贸易政策所涵盖的方面和内容。
⑤政策手段:即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实施政策内容所采用的对外贸易管理措施,如关税、非关税等。
14、简述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异同 (4)
共同点:
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认为一个国家拥有的黄金白银越多,其财富的拥有量就越大,因而也就越富有。贸易可以不断增加一国货币量,从而增加国家财富。
区别点:
早期重商主义认为货币--金银是唯一的财富,任何商品输入都会使货币流出,减少本国货币拥有量,从而减少本国财富。因而一国应尽可能多输出少输入,最好不输入。同时为保留货币,该理论主张禁止货币出口。
晚期重商主义认为增加财富的手段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把货币与商品联系起来,指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主张扩大出口,减少外国制品的进口,主张发展加工业和转口贸易。
15、简述对重商主义理论与政策的客观评价 (4)
①它们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
②它们把货币当作财富象征,把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视为财富的源泉。
③它们只是简单地描述社会的表面现象,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探索只局限于流通领域,而未深入到生产领域,因而其经济理论是幼稚的、不科学的。
16、试对李斯特保护幼稚产业理论学说作一评价(4)
积极意义:①保护幼稚产业理论把经济发展看作一个规律性的历史过程来研究,强调国际贸易中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强调各国应根据各自国家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对外贸易政策。
②认为国家生产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而建立高度发达的工业又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因而有必要对国内处于发展中的、有前途的,但遭遇到国外有力竞争的产业部门采取适当的保护。
③强调保护的过渡性和有选择性,强调贸易保护是达到发展工业、发展生产力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认为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将逐步降低保护,最终走向自由贸易。
④对美、德当时经济政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缺陷:①对生产力的理解比较含糊,对影响生产力的因素分析也很混乱。
②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歪曲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
③保护对象的选择缺乏客观具体的标准。
17、简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 (4)
①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
②扩大国民的实际收入。
③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④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
18、简述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表现形式。 (4)
①大幅度削减关税
A、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员国范围内大幅度地降低关税。
B、欧共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关税,对外通过谈判,达成关税减让协议,导致关税大幅度下降。
C、通过普遍优惠制的实施,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进口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
②降价或撤销非关税壁垒
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些国家程度不同地放宽了进口数量限制,扩大了进口自由化;放宽或取消了外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促进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19、简述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 (4)
①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贸易国家。
②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战后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
③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带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
④各种区域性贸易集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
⑤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之间贸易自由化超过它们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内部的自由化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不同商品贸易自由化程度也不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机械设备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工业消费品的贸易自由化。
⑥战后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20、简述贸易自由化作用评价(4)
①战后贸易自由化推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高速发展。
②战后贸易自由化确立了各国贸易政策发展的总趋势。
③战后贸易自由化为国家贸易、经济,为可通过协商、协调获得发展提供了先例。
21、简述管理贸易、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区别 (4)
管理贸易是介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属于有组织的自由贸易。它是以协调国家经济利益为中心,以政府干预贸易环境为主导,以磋商谈判为轴心,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全面干预、协调和管理的一种贸易制度。
管理贸易不同于自由贸易,管理贸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竞争,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夹杂了许多人为干预因素。
管理贸易不同于保护贸易,保护贸易只关心本国的经济利益,而管
理贸易则是在寻求整体利益平衡的前提下,在兼顾贸易伙伴经济利益的同时,追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22、简述管理贸易实现的机制和途径 (4)
①通过国际会议对贸易进行意向性的管理
②地区贸易集团通过条约、协定和建立超国家机构对地区贸易进行管理③通过多边政府协定和组织对参加方的贸易关系进行管理
④通过具体的商品协定和生产国组织对具体商品的产、销、价格进行管理
⑤通过标准化对国际贸易行为、商品规格、质量进行管理
⑥通过双边政府贸易协定或协议协调和管理双边贸易关系
⑦各国政府加强对贸易活动的宏观干预
23、简述管理贸易政策评价(4)
①管理贸易是在战后贸易自由化大趋势下,面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而出现的贸易体制。其目标是在自由贸易的原则基础上,协调相互之间的贸易关系,均分贸易利益,促进各方发展。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体制,它将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①纯粹的自由竞争让位于有组织的自由竞争或不完全的自由竞争。
②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将让位于管理贸易政策。
③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连带性和包容性增强。
④国家的经济实力成为参与国际竞争、参与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主要筹码。
24、简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4)
①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②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转向非关税
A非关税措施的项目日益繁杂
B非关税措施的利用范围日益扩大
C非关税措施的歧视性增长
③贸易保护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④贸易保护日益制度化、法律化。
25、简述垄断时期的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 (4)
与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相比,超保护贸易政策有着自己的特点:
①不仅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国内发达的或出现衰落的工业。
②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③不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扩张。
④不是保护代表先进势力的一般工业资产阶级,而是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
⑤保护政策的措施不仅有关税和贸易条约,还有其他各种奖出限入措施。
26、试述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的理论依据 (4)
凯恩斯在批判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基础,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资本效率、灵活偏好三个基本规律为核心,以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为政策基点,把对外贸易和国内就业结合起来,创立了保护就业理论,其追随者又充实和发展了凯恩斯的观点,从宏观角度论证了对外贸易差额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主张国家干预,实行奖出限入的政策,最终形成了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
①投资乘数原理:认为一国投资量的变动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客观存在一种依存关系,由投资而引发的国民收入变动往往几倍于投资量的变动,其倍数的大小则取决于该国的边际消费倾向。
②对外贸易乘数原理:一国出口和进口的波动会对国民收入的变动产生倍数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量将几倍于出口与进口的变动量。
27、试对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进行评价 (4)
①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是用以说明发达国家如何通过实施保护贸易政策,实现国内充分就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以保持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领先地位。
②对外贸易乘数揭示了贸易量与一国宏观经济以及各主要变量,如投资、储蓄等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指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某些内在的规律性。
③从理论上,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没有多少新意,与其他理论相比更侧重于政策方面,即理论的实用性,因而成为发达国家推行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④该理论没有考虑到国家之间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一国的奖出限入势必会招致其他贸易伙伴国的报复,从长期看,会对一国经济与贸易产生更为严重的负面效果。
⑤对外贸易差额对一国经济发展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在世界总进口值增加的条件下才能成行。否则依靠降低出口价格来维护出口扩张的做法无法长期对国民经济增长奏效。
28、简述发展中国家保护贸易政策特点(4)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方式总体上看,可归纳为两种模式:一是外向型发展战略,二是内向型发展战略。由此围绕发展战略而采取的贸易政策也可以分为两大类:进口替代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进口替代贸易政策指为保证替代进口的实现,达到保护、扶持和促进本国工业发展的目标而采取的贸易政策。出口导向贸易政策通过鼓励出口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29、简述普雷维什的保护理论(4)
普雷维什的保护理论,是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的理论依据。其理论主要分为两部分:即“中心 - 外围论”和“贸易条件恶化论”。
中心 -外围论:普雷维什将世界分为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即由发达国家构成的中心体系和由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外围体系。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外围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经济结构单一,在技术进步利益的分配中处于被动。
贸易条件恶化论:普雷维什认为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有恶化的趋势,外围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因而在与中心国家的贸易过程中处于不利的局面。
基于上述分析,普雷维什认为传统的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只适合用于中心国家之间,而不适用于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之间,外围国家只有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工业化,才能摆脱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30、简述战略贸易理论的基本论点及其最终结论(4)
①布朗德——斯潘塞的“以补贴促进出口”论点
②克鲁格曼“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论点
③“战略支持产业的外部经济效应”论点
综合上述战略贸易政策理论的论点,战略贸易政策理论的核心是政府通过干预对外贸易,扶持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是一国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获得资源次优配置的最佳选择。
31、简述关税的主要特点 (5)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口商征收的税收。
①关税是一种间接税。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口商品,其税负是由进出口商先行垫付,而后将其作为成本的一部分计入商品的价格,转嫁给最终消费者承担,因而关税属于间接税。
②关税的税收主体和客体是进出口商和进出口货物。即纳税人是进出口商,课税的对象是进出口货物。
③关税可以起到调节一国进出口贸易的作用。各国可以通过制定和调整关税税率来调节进出口贸易。在出口方面,可以采用低税、免税和退税的方式来鼓励商品出口;在进口方面,通过税率的高低、减免来调节商品进口。
④关税是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关税体现着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关税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国进出口贸易,影响一国同其他国家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从而影响着一国经济贸易的发展。
32、简述征收财政关税的条件 (5)
为了达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对进口商品征收财政关税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征税的进口货物必须是国内不能生产或无代用品的商品,以避免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②征税的进口货物在国内必须有大量消费。③关税税率必须适中,否则达不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
33、简述普惠制的主要原则和目的 (5)
普惠制的主要原则是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所谓普遍的,是指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所谓非歧视的,是指应使所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不受歧视,无例外地享受普惠制的待遇。所谓非互惠的,是指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关税优惠,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反向优惠。
普惠制的目的是:增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外汇收入;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加速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
34、简述绝对配额与关税配额的异同 (5)
关税配额与绝对配额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进口数量限制的手段。但绝对配额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数,达到这个额数后,便不准进口。关税配额是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35、简述进口配额制与“自动”出口配额制的区别与联系 (5)
区别:二者在形式上略有不同。
①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制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者征收更高的关税或罚款后才能进口。“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限制出口,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以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②进口配额制是由进口国直接控制进口配额来限制商品进口,而“自动”出口配额制是由出口国直接控制这些商品对指定进口国的出口,且带有明显的强制性。
联系:二者都是一种限制进口的手段,二者都起到了限制进口的作用。
36、简述复汇率制的目的及其主要原则 (5)
所谓复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的对外汇率不只有一个,而是有两个以上的汇率。其目的是利用汇率的差别来限制和鼓励某些商品进口或出口。
在进口方面:①对于国内需要而又供应不足或不生产的重要原料、机器设备和生活必需品,适用较为优惠的汇率。
②对于国内可大量供应和非重要的原料和机器设备适用一般的汇率。
③对于奢侈品和非必需品只适用最不利的汇率。
在出口方面:
①对于缺乏国际竞争力但又要扩大出口的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较为优惠的汇率。
②对于其他一般商品出口适用一般汇率。
37、简述最低限价达到限制进口的方式 (5)
一国政府规定某种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凡进口货价低于规定的最低价格则征收进口附加税或禁止进口以达到限制低价商品进口的目的。
38、简述进口押金制对进口限制的作用 (5)
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在这种制度下,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才能进口。这样就增加了进口商的资金负担,影响了资金的流转,从而起到了限制进口的作用。
39、简述商品倾销的种类 (5)
商品倾销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企业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按照倾销的具体目的和时间的不同分为:
①偶然性倾销。这种倾销通常是因为销售旺季已过,或因公司改营其他业务,在国内市场上不能售出“剩余货物”,而以倾销方式在国外市场抛售。
②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是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某一国外市场上倾销商品,在打垮或摧毁了所有或大部分竞争对手,垄断了这个市场之后,再提高价格。
③长期性倾销。这种倾销是长期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在国外市场****商品。
40、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企业弥补商品倾销造成的亏损所采用的办法(5)
①在贸易壁垒的保护下,用维护国内市场上的垄断高价或压低工人的工资等办法,榨取高额利润,以补偿出口亏损。
② 国家提供出口补贴以补偿该企业倾销时的亏损。
③大企业在国外市场进行倾销,打垮了国外竞争者,占领了国外市场后,再抬高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弥补过去的损失。
41、简述外汇倾销的条件 (5)
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外汇倾销不能无限制和无条件地进行,只有具备以下条件才能起到扩大出口的作用。
①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货币贬值必然引起一国国内物价上涨的趋势。当国内物价上涨程度赶上或超过货币贬值的程度,对外贬值与对内贬值差距也随之消失。外汇倾销的条件也不存在了。但是,国内价格与出口价格的上涨总要有一个过程,并不是本国货币一贬值,国内物价立即相应上涨。在一定时期内它总是落后于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因此垄断组织就可以获得外汇倾销的利益。
②其他国家不同量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如果其他国家也实行同幅度的货币贬值,那么两国货币贬值的幅度就相互抵消,汇价仍在贬值前的水平,而得不到货币对外贬值的利益。如果外国采取提高关税等其他限制进口的报复措施,也会起到抵消的作用。
42、简述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与出口加工区的区别与联系 (5)
出口加工区脱胎于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采用了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的一些做法,但它又与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有所不同:
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以发展转口贸易、取得商业方面的收益为主,是面向商业的;
出口加工区: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取得工业方面的收益为主,是面向工业的。
43、简述中国式经济特区的基本特点 (5)
①它是社会主义类型的经济特区,实行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国有经济成分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
②它是综合性多种经营的经济特区,包括工业、农业、商业、房地产、旅游、金融、保险和运输等行业。
③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资金主要靠利用外资,产品主要供出口。
④对前来投资的外商,在税收和利润汇出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方便,改善投资环境,以便吸引较多外资,促进特区的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发展。
⑤实行“外引内联”,加强特区与非特区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促进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建设的发展。
44、简述自由边境区与出口加工区的区别(5)
自由边境区与出口加工区的主要区别在于:自由边境区的进口商品加工后大多是在区内使用,只有少数是用于再出口。故建立自由边境区的目的是开发边境区的经济,因此有些国家对优惠待遇规定了期限。当这些边境区生产能力发展后,就逐渐取消某些商品的优惠待遇,直至废除自由边境区。
45、简述缓冲存货与出口限额的异同 (6)
相同点:两者均是国际商品协定中经济条款的一种。
不同点:①缓冲存货,就是由该商品协定的执行机构依照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的规定,运用其成员国提供的实物和资金,干预市场和稳定价格。
当市场价格涨到最高限价时,抛售缓冲存货的实物以维持价格在最高限价之下;当市场价格跌到最低限价以下时,利用缓冲存货的现金在市场上由购,把价格保持在最低限价以上。主要采用缓冲存货的有国际锡协定和国际天然胶协定。
②出口限额,这种条款规定一个基本的出口限额,每年再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确定当年平均出口限额。年度出口限额按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分配给有基本限额的各出口成员国。一般固定部分占全部年度限额的70%,可变部分占30%。可变部分按出口成员国的库存量占全体出口成员国总库存比例进行分配。属于这种类型的有国际咖啡协定。
46、论述商品综合方案的主要内容、制定的目的及意义 (6)
①建立多种商品的国际储存或“缓冲存货”。该商品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利害关系,并且便于储存。
②建立国际储存的共同基金。用来资助建立国际初级产品的缓冲存货和改善初级产品市场,提高初级产品的长期竞争性,如开发研究、提高生产率、改进销售等。
③商品贸易的多边承诺。为了稳定产品供应,参加方案的各国政府,承诺在特定时间内各自出口和进口某种商品的数量。
④扩大和改进商品贸易的补偿性资金供应。当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入剧减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给予补偿性贷款。
⑤扩展初级产品的加工和出口多样化,要求发达国家降低或取消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及加工产品的进口限制措施。
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价格长期疲软,贸易条件恶化的问题。
商品综合方案是发展中国家为了打破旧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所采取的一个重要步骤。但由于触动了发达国家在世界市场的垄断地位和利益,因此,要将方案的内容全部变成现实,还须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
47、什么是经济一体化,其形式有哪些(按照贸易壁垒的取消程度)(7)
经济一体化一般是指国家间通过签署条约或协定,采取具体的措施协调彼此之间的经济贸易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
经济一体化按照贸易壁垒取消的程度,可以分成以下几种形式:
①优惠贸易安排:是一体化程度最低级、组织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在优惠贸易安排成员 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或部分商品实行关税优惠。
②自由贸易区: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成员国的商品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持对非成员国独立的贸易壁垒。
③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壁垒而缔结的同盟。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
④共同市场:成员国间除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外,成员国间的生产要素也实现自由流动。
⑤经济同盟: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要求成员国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范围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资源配置。
⑥完全经济一体化:各成员间在完全消除商品、资本、劳动力等自由流通的人为障碍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内各国的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方面差异的完全消除,实现统一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后阶段。
48、简述地区经济一体化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7)
①历史的原因。     ②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③维护民族经济权益与发展的需要。   ④解决国际收支困难。
⑤维护自身的经济与政治利益的需要。
49、简述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 (7)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主要是分析、考虑关税同盟对成员国就业、产出、国民收入、国际收支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又称之为次级效果。
①关税同盟使成员国之间的竞争加强,专业化程度加深,资源使用效率提高。 ②获取规模经济 ③刺激投资 ④促进技术进步 ⑤提高要素的流动性 ⑥加速经济成长
50、简述大市场理论的核心 (7)
①扩大市场是获得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
②市场扩大带来的竞争加剧将促成规模经济利益的实现。
51、简述协议性分工的适用条件 (7)
①两个(或多数)国家资本劳动禀赋比例差异不大,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等,协议性分工的对象产品在哪个国家都能进行生产。
②作为协议分工对象的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商品。
③不论对哪个国家,生产X商品或生产Y商品的利益都应该没有很大差别,否则就不容易达成协议。
52、简述WTO的法律地位 (8)
①WTO具有法人资格。 ②WTO每个成员方向WTO提供其履行职责时所必需的特权和豁免权。③WTO官员和各成员方代表在其独立执行与WTO相关的职能时,享有每个成员方提供的所必需的特权与豁免权。④每个成员方给予WTO的官员、成员方代表的特权和豁免权等同于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11月21日通过的特殊机构的特权与豁免公约所规定的特权与豁免权。
53、简述要成为WTO创始成员必须具备的条件(8)
①WTO协议生效时,已是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
②签署参加、一揽子接受乌拉圭回合所有协议。
③在乌拉圭回合中做出关税和非关税减让,以及服务贸易的减让。
54、简述WTO的决策机制的内容 (8)
WTO承袭关贸总协定协商“一致同意“的决策方式,只有当无法达成共识时,再以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对于不同的问题,规定具体的通过票数如下:
①解释和决议。对任何多边贸易协议的解释和决议,须经部长会议和总理事会成员的3/4以上多数通过。
②修订。对有关条款的修订,须经2/3多数通过。
③豁免。豁免某一成员所应承担的义务,经3/4以上多数通过。但对有义务在规定的“过渡期”内可暂不履行,在过渡期后如要继续豁免,就须“一致同意”才行。
④接收新成员。成为一般成员,其加入须经部长会议2/3以上多数表决通过。
55、简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含义及其特点(9)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指营业地处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所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其特点是: 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具有国际性   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具有买卖的标的物是货物   ③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性质为买卖。
56、什么是邀请发盘?其目的是什么(应注意什么)?(9)
所谓邀请发盘是指交易的一方打算购买或****某种商品,向对方询问买卖该项商品的有关交易条件,或者就该项交易提出带有保留条件的建议。在实际业务中,一方邀请发盘的目的是:
①表达与对方进行交易的愿望,希望对方及时发出有效的发盘。
②探询一下市场价格。
③希望对方开出估价单,这种估价单同样不具备发盘的条件,所报价格也仅供参考。
57、简述还盘的两个法律后果 (9)
①还盘是对发盘的拒绝,还盘一经做出,原发盘即失去效力,发盘人不再受其约束。
②还盘等于是受盘人向原发盘人提出的一项新发盘。
58、简述发盘的撤回与撤销的区别与联系 (9)
撤回是指发盘尚未生效,发盘人采取行动阻止它的生效。
撤销是指在发盘已生效后,发盘人以一定方式解除发盘对其的效力。
一项发盘即使是不可撤销的,也可撤回,如果撤回的通知在发盘到达受盘人之前或同时到达受盘人。
发盘可以撤销,其条件是:发盘人撤销的通知必须在受盘人发出接受通知之前传达到受盘人。但是,在下列情况下发盘不能再撤销:
①发盘中注明了有效期,或以其他方式表示发盘是不可撤销的。
②受盘人有理由依赖该发盘是不可撤销的,并且已本着对该发盘的依赖行事。
59、接受的含义及构成有效接受的条件 (9)
所谓接受,就是交易的一方在接到对方的发盘或还盘后,以声明或行动向对方表示同意的行为。构成有效接受要具备以下条件:
①接受必须由受盘人做出。
②受盘人接受要采取声明的方式。
③接受的内容要与发盘的内容相符。
④接受的通知要在发盘的有效期内送达发盘人才能生效。
60、简述对发盘的实质性变更 (9)
有关货物价格、付款、货物质量和数量、交货地点和时间、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赔偿责任范围或解决争端等等的添加或不同条件。均视为实质上变更发盘的条件。实质性变更是对发盘的拒绝,构成还盘。
61、简述合同有效成立的条件 (9)
①当事人必须在自愿和真实的基础上达成协议。
②卖卖双方当事人应具有法律行为的资格和能力。
③合同必须以双方互惠、有偿为原则。
④合同的标的和内容必须合法。
⑤合同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62、简述订立书面合同的意义与作用 (9)
①作为合同成立的依据。
②作为履行合同的依据。
③可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
63、简述国际贸易惯例的法的地位及其作用   (10)
①国贸惯例的适用以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基础,其本身并不是法律,对贸易双方不具有强制性,买卖双方有权在合同中做出与某项惯例不符的规定。
②国贸惯例对贸易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如果双方都同意采用某种惯例来约束该项交易,并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时,这项约定的惯例便具有强制性;
若双方对某一问题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也未注明该合同适用某种惯例,在合同执行中发生争议时,受理该争议案的司法和仲裁机构也往往会引用某一国贸惯例进行判决或裁决。
64、简述按照FOB成交时,买卖双方各自承担哪些义务 (10)
卖方的基本义务:
①办理出口结关手续,并负担货物到装运港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②在约定的装运期和装运港,按港口惯常办法,把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并向买方发出已装船的通知。
③向买方提交约定的各项单证或相等的电子信息。
买方的基本义务:
①按时租妥船舶开往约定的装运港接运货物,支付运费,并将船名和到港装货日期给卖方充分通知。
②承担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后的各种费用以及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③按合同规定,受领交货凭证并支付货款。
65、简述进出口商品的作价原则及影响进出口商品差价的因素(10)
我国进出口商品的作价原则是:在贯彻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结合国别(地区)政策,并按照我们的购销意图确定适当的价格。
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影响商品差价的主要因素是所使用的贸易术语的不同,此外,还须考虑下列因素:
①要考虑商品的质量和档次   ②要考虑运输距离
③要考虑交货地点和交货条件 ④要考虑季节性需求的变化
⑤要考虑成交数量       ⑥要考虑支付条件和汇率变动的风险
此外,交货期的远近、市场销售习惯和消费者的爱好等因素,对确定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66、简述检验证书的作用 (11)
①作为证明卖方所交货物的品质、重(数)量、包装以及卫生条件等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依据。   ②作为买方对品质、重(数)量、包装等条件提出异议、拒收货物、要求理赔、解决争议的凭证。   ③作为买方银行付货款的一种单据。   ④作为通关验收的有效证件。
67、简述班轮运输的特点 (12)
①船舶按照固定的航期表,沿着固定的航线和港口来往运输,并按相对固定的运费率收取运费,具有四固定的基本特点。
②由船方负责配载装卸,装卸费包括在运费中,货方不再另付装卸费,船货双方也不计算滞期费和速遣费。
③船、货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豁免,以船方签发的提单条款为依据。
④班轮承运货物的品种、数量比较灵活,货运质量较有保证。
因此,少量货物或杂货,通常使用班轮运输。
68、简述国际多式联运需具备的条件 (12)
国际多式联运是在集装箱运输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连贯运输方式。国际多式联运需具备以下条件: ①必需有一个多式联运合同。②必需使用一份包括全程的多式联运单据。 ③必需至少是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连贯运输。④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并且必须由一个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责。 ⑤必须是全程单一的运费费率。
69、简述OCP运输条款 (12)
在同美国进行贸易时,为了取得运费上的优惠,可以采用OCP条款。
OCP意为内陆地区。所谓内陆地区是根据美国运费率规定,以美国西部9个州为界,也就是以落矶山脉为界,其以东地区均为内陆地区的范围。
按OCP运输条款达成的交易,出口商不仅可享受美国内陆运输的优惠费率,而且也可以享受OCP海运的优惠费率。因此,对美交易中采用OCP运输条款,对进出口双方均为有利,但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①货物最终目的地必须属于OCP地区范围。
②货物必须经由美国西海岸港口中转。因此,签订CFR和CIF出口合同时,目的港必须是美国西海岸港口。
③提单上必须表明OCP字样,并且在提单目的港一栏中除填明美国西部海岸港口名称外,还要加注内陆地区的城市名称。
70、简述共同海损的构成条件 (13)
①共同海损的危险必须是实际存在的,或者是不可避免地产生的,而不是主观臆测的。
②必须是自动有意采取的行为。
③必须是为船货共同安全而采取谨慎的合理的措施。
④必须是属于非常性质的损失。
71、简述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的区别 (13)
①造成海损的原因有别。单独海损是承保风险所直接导致的船货损失;共同海损则是为了解除船、货共同危险有意采取合理措施而造成的损失。
②损失的承担责任有别。单独海损由受损方自行承担;而共同海损则由各受益方按照受益大小的比例共同分摊。
72、简述基本险与战争险责任起讫的差异 (13)
①基本险的责任起讫期限。根据中国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规定,基本险承保责任的起讫,均采用国际保险业中惯用的“仓至仓条款”规定的办法处理。
仓至仓条款规定保险公司所承担的保险责任,是从被保险货物运离保险单所载明的起运港(地)发货人仓库开始,一直到货物到在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港(地)收货人的仓库时为止。当货物一进入收货人仓库,保险责任即行终止。但是,当货物从目的港卸离海轮时起满60天,不论保险货物有没有进入收货人的仓库,保险责任均告终止。
②战争险的责任起讫期限。战争险的责任起讫与基本险的责任起讫不同,它不采用仓至仓条款。战争险的承保期限仅限于水上危险或运输工具上的危险。
如果货物不卸离海轮或驳船,则保险责任最长延至货物到目的港之当日午夜起算15天为止。如在中途港转船,则不论货物在当地卸载与否,保险责任以海轮到达该港或卸货地点的当日午夜起算满15天为止,待再装上续运的海轮时,保险人仍继续负责。
73、简述汇票、本票、支票的区别 (14)
汇票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签发的,要求见票时或在将来的固定时间,或可以确定时间,对某人或其指定的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的书面支付命令。
本票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签发的,保证于见票时或定期或在可以确定的将来的时间,对某人或其指定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的书面承诺。简言之,本票是出票人对受款人承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
支票是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即存款人对银行的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委托或命令。出票人在支付上签发一定的金额,要求受票的银行于见票时立即支付一定金额给特定人或持票人。
74、简述托收当事人及其职责 (14)
①委托人:委托银行办理托收业务的客户,通常是出口人。
②托收银行: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办理托收业务的银行。
③代理银行:接受托收行的委托向付款人收取票款的进口地银行,通常是托收银行的国外分行或代理行。
④付款人:买卖合同的进口人。
在托收业务中,有时不可能涉及到另外两个当事人:一是提示行:是指向付款人作出提示汇票和单据的银行。二是需要时的代理:即委托人指定的在付款地代为照料货物存仓、转售、运回等事宜的代理人。
75、试述信用证的定义与特点 (14)
信用证是指由银行依照客户的要求和指示或自己主动,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条件下,凭规定单据:A、向第三者(受益人)或其指定方进行付款,或承兑和支付受益人开立的汇票;B、授权另一银行进行该项付款,或承兑和支付汇票,C、授权另一银行议付。
特点:①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信用证支付方式是一种银行信用,由开证行以自己的信用作出付款的保证,银行处于第一付款人的地位,开证银行对受益人的责任是一种独立的责任。
②信用证是一种独立的文件。信用证的开立是以买卖合同为依据,但信用证一经开出,就成为独立于买卖合同以外的另一种契约,不受买卖合同的约束。信用证是独立于有关合同以外的契约,开证银行和参加信用证业务的其他银行只能按信用证的规定办事。
③信用证是一种单据的买卖。在信用证方式之下,实行的是凭单付款的原则。各有关方面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与单据有关的货物、服务或其他行为。开证行只根据表面上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付款,实行“严格符合的原则”,不仅做到单、证一致,还要做到单、单一致。
76、简述仲裁协议的作用 (15)
①约束双方当事人只能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不得向法院起诉。
②排除法院对有关案件的管辖权。
③使仲裁机构和仲裁员取得对有关争议案的管理权。
77、简述国际商务谈判的特点 (16)
国际商务谈判既具有一般贸易洽谈的共性,又具有对外经济贸易谈判的特殊性。前者体现在:
①商务谈判的目的集中而鲜明地指向经济上的利益。
②商务谈判本身就是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或直接就是一项经济活动,任何经济活动都要求讲究经济利益。
③所涉及的项目和要素不只是价格,但价格是谈判的核心内容。
后者体现在:
①它是一笔交易的商洽,也是一项涉外活动,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②所商讨的是两国或两个地区的企业之间的商务关系,应按国际惯例办事。
③其涉及面广,对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8、简述谈判人员应具备的素质(16)
①必须熟悉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方面的方针政策,并了解国家关于对外经济贸易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
②必须掌握洽商交易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种商务知识。
③必须熟悉我国颁布的有关涉外法律、法令与规则,并了解有关国际贸易、国际技术转让和国际运输等方面的法律、惯例以及有关国家的外汇管制法和税法等方面的知识。
④应当熟练地掌握外语,要求能处理外文涵电并用外语直接洽谈交易。
⑤具有较高的政治、心理素质和策略水平,并善于机动灵活地处理洽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79、简述进出口公司审核信用证的要点 (17)
①对信用证本身说明的审核。其中包括信用证金额应与合同金额相一致。
②对信用证有关货物记载的审核。如有关商品货名、规格、数量等各项内容必须和合同规定相符,注意有无另外的特殊条件。
③对单据的审核。主要包括商业发票、提单、保险单等。
④对信用证有关时间说明的审核。装运期必须与合同规定一致。
80、简述商务谈判的过程(16)
国际商务谈判从正式开局到达成协议,大体上可以包括六个阶段即导入阶段,摸底阶段,报价阶段,磋商阶段,妥协阶段和成交阶段。
81、简述包销方式优缺点 (18)
在包销方式下,因为国外包销商是用自己的名义买货,并自行负担盈亏和承担风险,他在其地区转售商品时,第三者和出口人不发生任何契约关系,同时包销商在包销地区内享有专营权,出口人负有不向该地区的客户直接售货的义务。
因此,采用包销方式,通过专营权的给予,有利于调动包销商经营的积极性,有利于利用包销商的销售渠道达到巩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并可减少多头经营产生的自相竞争的弊病。
但另一方面,如果出口人不适当地运用包销方式,可能使出口商的经营活动受到不利的影响或者出现包而不销的情况,此外,包销商还可能利用其垄断地位,操纵价格和控制市场。
82、简述招标的主要方式 (18)
国际上采用招标方式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
①国际竞争性招标。招标人邀请几个乃至几十个投标人参加投标,通过多数投标人竞争,选择其中对招标人最有利的投标人达成交易,它属于竞卖的方式。
②谈判招标。又称议标,是非公开的,是一种非竞争性的招标,由招标人物色几家客商直接进行合同谈判,谈判成功,交易达成。它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招标方式。
③两段招标。指无限竞争招标和有限竞争招标的综合方式,其方法是先用公开招标,再用选择性招标,分两段进行。
83、简述拍卖的特点 (18)
①拍卖是在一定的机构内有组织地进行的。拍卖一般是在拍卖中心,在拍卖行的统一组织下进行的。
②拍卖具有自己独特的法律和规章。拍卖不同于一般的进出****易。许多国家的买卖法中对拍卖业务也有专门的规定。
③拍卖是一种公开竞买的现货交易。拍卖采用事先看货,当场叫价,落槌成交的做法。
84、简述寄售与一般卖断方式的区别(18)
寄售是指委托人(货主)先将货物运往寄售地,委托国外一个代销人(受托人),按照寄售协议规定的条件,由代销人代替货主进行销售,在货物****后,由代销人向货主结算货款的一种贸易做法。
寄售协议与买卖合同有别,买卖合同中的双方当事人是买卖关系,但寄售协议中的双方当事人却不是卖断或买断的买卖关系,而是委托和受托的关系。
寄售协议属于信托合同性质。寄售业务代销人介于委托人与实际买方之间。
85、简述寄售的特点(18)
①寄售人先将货物运至目的地市场(寄售地),然后经代销人在寄售地向当地买主销售。因此,它是凭实物进行买卖的现货交易。
②寄售人与代销人之间是委托代售关系,而非买卖关系。代销人只能根据寄售人的指示处置货物。货物的所有权在寄售地售出之前仍属寄售人。
③寄售货物在售出之前,包括运输途中和到达寄售地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均由寄售人承担。
④寄售货物装运出口后,在到达寄售地前也可采用****路货的方法,先行销售,即当货物尚在运输途中,由代销人寻找买方****。
86、试论寄售方式优缺点 (18)
优点:
①寄售货物****前,寄售人拥有货物的所有权。因此,尽管货物已经运往寄售地,但对货物的销售处理和价格确定等大权,仍操纵在寄售人手中,有利于随行就市。
②寄售方式是凭实物买卖,货物与买主直接见面,有利于促进成交。
③代销人不负担风险与费用,一般由寄售人垫资,代销人不占用资金,可以调动其经营的积极性。
缺点:
①出口方承担的风险较大,费用较多,而且增加出口人的资金负担,不利于其资金周转。
②寄售货物的货款回收较为缓慢,一旦代销人不守协议时,可能遭到货、款两空的危险。
87、试述补偿贸易特征及作用 (18)
特征:
①信贷是进行补偿贸易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
②设备供应方必须同时承诺回购设备进口方的产品或劳务,这是构成补偿贸易的必备条件。
作用:
①对设备进口方的作用
A、补偿贸易是一种较好的利用外资的形式。
B、通过补偿贸易,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展和提高本国的生产能力,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使产品不断更新及多样化,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C、通过对方回购,还可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得到一个较稳定的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
②对设备供应方的作用
进行补偿贸易,有利于突破进口方支付能力不足,扩大出口,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通过承诺回购义务加强自己的竞争地位,争取贸易伙伴,或者在回购中取得较稳定的原材料来源,或从转售产品中获得利润等方面,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88、简述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作用 (18)
对于承接方的作用:
①克服本国生产能力有余而原材料不足的矛盾,为国家增加外汇收入。
②开发劳动力资源,增加就业机会,并繁荣地方经济。
③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对于委托方的作用:
①降低产品的成本,可以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②有利于委托方所在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2023年自考资料 ( 豫ICP备17027556号-1 )

GMT+8, 2024-5-2 16:06 , Processed in 0.07377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