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考网( zikao5.com )

 找回密码
 注册

我自考论坛新人签到! 到各省圈子新人签到送奖励~ 进入自考圈子自考资料专题

历年自考试题和答案 集合2008年以来的自考试题及答案! 考必过一考通自考小抄 - 自考密卷

自考资料【注册网站】|论文指导QQ905363546 自考英语学习英语俚语学习自考公共课 自考专业课网站地图关于我自考网_zikao5.com

特别提醒:想登录了解网站可用临时帐号【加微信zikao99索取】
搜索
查看: 5632|回复: 3

[模拟试题] 2011年自考犯罪学复习试卷和答案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0 15: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犯罪学复习试卷(一)

一、填空题(10%)

1、_____________是搞好犯罪预防的前提条件,是制定犯罪预防战略,对策和措施的基础.

2、依据犯罪预防切入犯罪发展阶段早晚的不同,可以将犯罪预防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在激情性的暴力犯罪者中,________气质类型的居多,而在意志型的暴力报复犯罪者中,_____________气质类型的居多.

4、精神病患者在__________及__________方面都有缺陷,因而可能实施各种危险行为,其中就包括犯罪行为.

5、犯罪条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侵害对象等.

6、犯罪的时空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7、犯罪的属性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8、依据犯罪手段的不同,可以将犯罪分为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

9、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二、选择题(14%)

1、贝卡利亚提出了刑罚的: (        )

A、强制性   B、确定性    C、均衡性    D、即时性

2、芝加哥学派对犯罪学的研究形成的理论被称为: (     )

A、社会解组论   B、犯罪生态学    C、犯罪同心圆论    D、不同接触论

3、依据犯罪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将犯罪分为:  (      )

A、个体犯罪   B、团伙犯罪    C、集团犯罪    D、有组织犯罪

4、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犯罪主体的特点有: (          )

A、青少年犯罪增多  B、女性犯罪上升  C、流动人口犯罪突出   D、职业犯罪比重上升

5、智能障碍是指在认知方面出现的障碍,其具体表现主要有: (    )

A、遗忘     B、虚构   C、怪癖    D、精神分裂

6、犯罪的相关因素是指与犯罪的发生存在某种间接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 (    )

A、天气    B、工具     C、季节      D、昼夜

7、犯罪预测的方法主要有:  (     )

A、趋势外推法    B、比较研究法    C、心理分析法    D、专家评估法

三、名词解释(24%)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犯罪预防

3、犯罪原因

4、犯罪条件

5、犯罪学

6、被害预防

四、简答题(32%)

1、犯罪被害人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有哪些?

3、举例说明犯罪现象的相对性.

4、犯罪学与刑法学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

五、论述题(20%)

请分析文化因素对犯罪的影响.

犯罪学复习试卷(一)答案

一、填空题:

1、犯罪预测

2、犯罪前预防、犯罪中预防、犯罪后预防

3、胆汁质型   粘液质型

4、心理  情感

5、时空条件  工具条件

6、犯罪机会  空间环境

7、阶级性  社会性  相对性

8、传统手段犯罪   现代手段犯罪

9、犯罪现象  犯罪原因  犯罪预防

二、选择题:

1、BCD  2、AC  3、ABC  4、ABCD  5、AB  6、ACD  7、ABD

三、名词解释: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国家政权、社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犯罪预防是指是指综合多种社会力量,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通过消除或减少诱发犯罪的因素和原因的途径,有效地防止、遏制和减少犯罪的行为体系。

3、广义的犯罪原包括犯罪的直接原因、犯罪条件及与犯罪相关的因素。狭义的犯罪原因只指直接引起犯罪产生的现象。

4、犯罪条件是指在犯罪情境中那些有利于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犯罪工具和侵害对象(人、财、物)等诸要素。

5、犯罪学是指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求犯罪发生的原因及预防犯罪的对策的科学。

6、被害预防,又称之为被害防范,主要指从潜在被害人与既然被害人整体被害现象、被害趋势及各类被害的具体情况出发,为避免各种被害性原因和条件的产生、存在,防止、减少潜在被害人初次受害或既然被害人的再度被害,而在一定时空内由各方采取综合性措施、方法、手段,从而形成的对被害人保护和被害人自身保护相结合的有机过程。

四、简答题:

1、答:(一)有助于客观地揭示犯罪现象

(二)有助于全面地认识犯罪原因

(三)有助于完善预防犯罪的对策体系

2、答:(一)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

(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三)属地管理原则

3、答:所谓犯罪的相对性,是指对某一行为的犯罪标定具有可变性。此时此地是犯罪行为,彼时彼地则可能不是犯罪行为;反之亦然。

(1)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会区域对同一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认定。

(2)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认定。由于社会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变化、发展,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

4、答:(一)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区别

    刑法学是一门规范性的法律科学,它以成文法为依据,对犯罪现象进行规范性研究,侧重揭示犯罪的法律特征以及犯罪与刑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准确地惩治犯罪。犯罪学则不同,它从犯罪发生的过程入手,通过揭示犯罪原因,寻求预防犯罪的方法,以制定预防犯罪的对策体系。例如,这两门学科都研究盗窃犯罪,但研究的着眼点不同。刑法学注意的是盗窃罪的构成、盗窃数额等犯罪情节、应判处的刑种和量刑幅度等;犯罪学注意的重点则是盗窃犯罪发生的一般规律、盗窃犯罪产生的原因及怎样预防这类犯罪的发生。

    (二)犯罪学与刑法学的联系

    两门学科虽然互有区别,但又因研究对象互有重叠而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方面,刑法学的研究成果,如它对犯罪行为法律特征的确定、所确定的犯罪种类,为犯罪学研究方向及范围的界定提供了条件。同时,刑法学中所研究的刑罚的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功能,也是犯罪学中犯罪预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犯罪学的研究成果也为刑法学的研究—诸如在犯罪的心理态度、量刑原则、刑罚种类、量刑制度等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服务。

五、答:(一)文化冲突与犯罪

文化冲突,是指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规范不同的异质文化接触、碰撞而产生的对抗现象。

1.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主文化和亚文化、宗教$中的正教与邪教等的冲突。

2.文化冲突严重地障碍着人的正常社会化过程。

3.社会化过程中的缺陷,将导致一些社会成员出现越轨行为,甚至实施犯罪行为。

(二)亚文化与犯罪

1、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与主文化相对应的组成部分,是局部文化

2、青少年亚文化形成的起因与过程

3、个人与犯罪亚文化群接触,就可能由此习染、同化而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三)文化垃圾对犯罪的诱发作用

1、不健康的书刊报纸、影视对于个体,尤其是青少年的灵魂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使一些人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腐蚀也会使一些个体蜕化为犯罪者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5: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犯罪学复习试卷(二)

一、填空(14%)

1、广义犯罪学是指在研究__________的基础上,探求__________及__________的科学。

2、收集犯罪资料的具体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献法及临床诊断法等.

3、犯罪学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他在1876年出版了自己的专著_______________.

4、犯罪现象的属性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阿莎棼堡将犯罪人分为七种类型:过失犯罪人,___________,机会犯罪人,__________,累犯犯罪人,常习犯罪人,和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犯罪现象的规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在犯罪的社会原因中,_____________是起决定性作用和占主导地位的.

8、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类型的家庭,家庭功能实现的条件较差,矛盾较多,所以一般容易受不良因素影响,较易发生犯罪。

9、犯罪的时空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10、依据被害人是否承担责任及其享有什么权利,可以将被害人分为________被害人与______被害人.

11、_____________是搞好犯罪预防的前提条件,是制定犯罪预防战略,对策和措施的基础.

12、犯罪预测的复杂性是由_______________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二、判断题(10%)

1、趋势外推法是指将预测对象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趋势外推到未来的方法,又称时间数量预测法或时序分析法.   (   )

2、犯罪预防是治理犯罪的最根本途径.  (    )

3、文化冲突对人的社会化进程不会产生影响.   (   )

4、犯罪行为与犯罪动机之间是必然对应的.     (     )

5、犯罪动机与犯罪行为的类型与方式上存在着固定的模式.    (     )

6、人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有可能发生改变.     (    )

7、犯罪学的研究表明,被害人中的男性要远多于女性.   (     )

8、无论犯罪发展的总体趋势如何,在特定时期内都必将会出现时起时伏,波浪式的变化. (   )

9、犯罪学是从刑法学当中分离出来的.  (   )

10、犯罪被害人对自己的被害都至少应当承担部分责任.  (    )

三、名词解释(24%)

1、犯罪

2、犯罪学

3、犯罪原因系统

4、犯罪被害人

5、犯罪预测

6、犯罪预防

四、简答题(32%)

1、当前国外犯罪预防理论的新动向有哪些?

2、家庭对犯罪的影响有哪些?

3、简单说明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的关系.

4、举例说明犯罪现象的相对性.

五、论述题(20%)

请阐述被害预防体系的构建.
犯罪学复习试卷(二)答案

一、填空题:

1、犯罪现象  犯罪原因  犯罪预防

2、访谈法  问卷法  观察法

3、龙勃罗梭   《犯罪人论》

4、阶级性  社会性  相对性

5、激情犯罪人   预谋犯罪人  职业犯罪人

6、起伏律  消长律  辐射律

7、经济因素

8、残缺家庭   问题家庭  贫困家庭

9、犯罪机会  空间环境

10、有责任  无责任

11、犯罪预测

二、判断题

1、错,趋势外推法,也称时间数列预测法或时序分析法。这种预测法,是根据连续性原理,通过统计分析或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外推定量的预测方法。

2、对

3、错,文化冲突对人的社会化进程会产生影响

4、错,犯罪行为与犯罪动机之间不是必然对应的

5、错,犯罪动机与犯罪行为的类型与方式上不存在着固定的模式

6、对

7、错,女性要远多于男性

8、对

9、对

10、错,有责任被害人对自己的被害都至少应当承担部分责任.

三、名词解释

1、犯罪是指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犯罪人的主观罪过触犯了刑事法律规范而应受到处理的行为。

2、犯罪学是指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求犯罪发生的原因及预防犯罪的对策的科学。

3、犯罪原因系统,又称犯罪原因结构,是指引起犯罪发生的多种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因素有序动态的构成体系。

4、犯罪被害人是指因他人犯罪行为的侵害,直接或间接使身心、经济或其他基本权利受到严重损害或侵犯的人。

5、犯罪预测是指在正确认识犯罪现象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对犯罪现象及其他有关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从而对未来一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现象的数量增减、种类变化等一系列客观项目和微观项目所做的推断与预见。

6、犯罪预防是指是指综合多种社会力量,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通过消除或减少诱发犯罪的因素和原因的途径,有效地防止、遏制和减少犯罪的行为体系。

四、简答题

1、答:(一)综合治理已经成为治理犯罪对策中的全球性共识

(二)环境预防被提到了突出的位置

(三)公众参与、社区预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四)犯罪防治问题上的国际合作日益深入

2、答:(一)残缺家庭对犯罪的影响

(二)问题家庭对犯罪的影响

(三)贫困家庭对犯罪的影响

3、答:1、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相互联系。

(1)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的总体目标和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2)以往广义的犯罪预防包括了被害预防。

2.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互有区别。

(1)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在防范对象上侧重不同。

(2)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直接目的是不同的。

(3)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的措施、方法及手段是不同的。

3.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互相影响、互相转化。

(1)有效的或恰当的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互相促进。

(2)无效的或不恰当的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互相抵触,易导致消极的效果。

4、答:犯罪的阶级性、社会性必然派生出犯罪的相对性。所谓犯罪的相对性,是指对某一行为的犯罪标定具有可变性。此时此地是犯罪行为,彼时彼地则可能不是犯罪行为;反之亦然。

1.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会区域对同一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认定。第一,犯罪具有阶级属性。第二,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每一国家的法律无不打上了民族文化、价值观的烙印,因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就导致了不同的犯罪观。

2.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认定。

五、论述题

答:(一)被害预防的三个层次

1、社会被害预防

2、群体被害预防

3、个体被害预防

(二)被容预防的三个阶段

1、被害前预防

(1)被害前的社会预防

(2)被害前群体被害预防

(3)被害前个体被害预防

2、被害中预防

(1)被害中社会被害预防

(2)被害中群体被害预防

(3)被害中个体被害预防

3、被害后预防

(1)被害后社会被害预防。

(2)被害后群体被害预防

(3)被害后个体预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5: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犯罪学复习试卷(三)

一、填空题(16%)

1、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大方面内容。

2、___________是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3、收集犯罪资料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床诊断法。

4、犯罪学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18世纪的_________,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19世纪的__________,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20世纪中叶的_________。

5、犯罪的分类中按照犯罪的不同组织形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16%)

1、根据被害人是否承担责任及其应由此享有什么权利,被害人可划分为:(    )

A、有责任被害人    B、无责任被害人   C、既然被害人   D、潜在被害人  E、机会性被害人    F、状态性被害人

2、将犯罪预防分为一般预防、重点预防、特殊预防是根据:(   )

A、犯罪预防的着眼点和功能的不同     B、犯罪预防作用对象的不同

C、犯罪预防措施切入犯罪发展阶段早晚的不同

D、犯罪预防凭借的力量与媒介的不同    F、犯罪预防主体的不同

3、犯罪防控系统中的微观性预防包括:(    )

A、家庭预防   B、学校预防   C、社区预防   D、社会组织预防

4、对轻微违法人员进行转处主要原因在于:(    )

A、此类人员应得到宽大处理    B、这种方式适用普遍   C、防止以刑罚处理不当产生的副作用    D、这种方式节省费用

5、犯罪调查中收集犯罪资料的具体方法有:(    )

A、访谈法  B、问卷法  C、比较分析法   D、临床诊断法   E、心理分析法  F、文献法   G、观察法

6、犯罪具有(     )的属性。

A、阶级性    B、个体性   C、社会性  D、相对性   E、危害性

7、根据被害人心理状态、个性特点可划分为:(    )

A、轻浮型被害人   B、轻信型被害人   C、挑衅型被害人   D、贪婪型被害人  E、孤独型被害人   F、受挫型被害人   G、怯懦型被害人

8、犯罪预测的主要方法有:(    )

A、趋势外推法  B、因素分析法  C、比较分析法  D、专家评估法  E、临床诊断法  F、心理分析法

三、名词解释(20%)

1、犯罪率

2、暗数

3、犯罪的起伏律

4、犯罪的不同接触论

5、犯罪产生的条件

四、简答题(30%)

1、简述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2、简述新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犯罪发展的概况。

3、简述犯罪预防的分类。

五、论述题(18%)

试述犯罪预测的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犯罪学复习试卷(三)答案

一、填空题:

1、犯罪现象  犯罪原因  犯罪预防

2、犯罪预防

3、访谈法  问卷法  观察法 文献法

1、古典犯罪学派  贝卡里亚  实证犯罪学派  龙勃罗梭  现代犯罪学派

2、个体犯罪  一般团伙犯罪  集团犯罪

二、选择题

1、AB   2、B   3、ABCD   4、C    5、ABDFG   6、ACD  7、ABCDEFG  8、ABCD

三、名词解释

1、犯罪率:是指一定时空内犯罪案件或经刑事诉讼程序的犯罪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2、暗数:又称黑数、隐案,是指虽已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予民载的犯罪数量。

3、犯罪的起伏律:是指无论犯罪发展的总趋势如何,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上都必将出现时起伏、波浪式的变化。

4、犯罪的不同接触论:人的犯罪行为是习得的,是人们在交往的互动过程中学到的。

5、犯罪产生的条件:是指有利于犯罪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因素,是引起犯罪现象发生变化的第二位原因。

四、简答题

1、答:(一)在犯罪过程中,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是相互对立的

    1.相互对立的角色扮演。

    2.在犯罪过程扣双方互相排斥。

    3.在犯罪后果上,以侵害与被侵害对方的权利而形成了权利与责任对立的关系。

    (二)在犯罪过程中,犯罪被害人与犯罪是相互依存的

    1.相互对应的角色扮演。

    2.在犯罪过程中,犯罪人与被害人双方彼此互动。

    3.犯罪人与被害人在犯罪与被害过程中互补。

   (三)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角色转换

    1.“被害前”的被害转化。

    2.“被害中”的被害转化。

    3.“被害后”的被害转化。

2、答: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犯罪状况(1950-1955年)

从犯罪类型看,一是暴力性犯罪多;二是反革命破坏案件多;三是经济领域犯罪突出。

从犯罪人员看,一是,敌对分子多;三是,惯犯、累犯多。

    二、新中国社会治安最好时期的犯罪状况(1956-1965年)

第一,犯罪较之前一时期明显减少。

第二,犯罪类型结构中,反革命犯罪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

第三,犯罪成员中,青少年犯罪不断增多。

    三、“十年动乱”时期的犯罪状况(1966-1976年)

第一,犯罪数量增多,发案率较高。

第二,财产犯罪多。

第三,青少年犯罪增多。

    四、改革开放之后的犯罪状况(1977-1996年)

3、答:(一)依据犯罪预防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一般预防、重点预防和特殊预防

    (二)依据犯罪预防的着眼点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保护性预防、疏导性预防、堵塞性预防、控制性预防、惩戒性预防和改造性预防

    (三)依据犯罪预防措施切入犯罪发展阶段早晚的不同,可分  为犯罪前预防、犯罪中预防、犯罪后预防

    (四)依据犯罪预防所凭借的力量与媒介的不同,可分为人防、物防、技防

    (五)依据犯罪预防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个体预防、家庭预防、学校预防、邻里预防等

    (六)其他一些分类方法。

五、答:一、犯罪预防的重要性

    (一)预防是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对犯罪的控制是整个社会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1.犯罪控制是社会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控制是人类社会生存的需要。

    2.犯罪控制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三)犯罪预防是治理犯罪的最根本途径

二、犯罪预防的可行性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和矛盾可转化理论是犯罪预防的理论基础

1、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指导理论。

2、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可转化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理论。

    (二)人类社会从正反两方面积累了大量的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实践经验

    (三)不断发展、日益丰富的犯罪学研究成果为犯罪预防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指导

    (四)在我国,治理犯罪问题具有可靠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五)国际性、地区性犯罪预防的合作与交流为犯罪预防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5: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犯罪学复习试卷(四)

一、填空题:(15%)

1、犯罪的辐射律是指犯罪的诱因、手段、方式通过各种信息载体的传播而被_____、_____,并迅速蔓延扩大。

2、关于犯罪原因的观点中,体质生物学理论主要有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挫折攻击论认为当人受到阻碍和挫折时会产生侵犯性反应,这种反应分为:一是指向______的惩罚,其极端方式是_______;二是指向______的惩罚,往往形成犯罪。

4、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类型的家庭,家庭功能实现的条件较差,矛盾较多,所以一般容易受不良因素影响,较易发生犯罪。

5、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较之成年人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复性等特点。

二、判断改错题:(20%)

1、犯罪模仿论是法国社会学家萨瑟兰提出来的一种关于犯罪发生原因的理论。(    )

2、犯罪条件是产生犯罪的根据。(  )

3、人口流动的无序状态,使犯罪的机遇和条件大增,并且成为侵财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

4、具有变态人格的人一般没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所以不用负相应的刑事责任。(    )

5、根据被害预防不同措施可划分为传达室媒防范、法律防范、人防、物防、技防。(    )

三、名词解释:(15%)

1、犯罪亚文化群

2、犯罪被害人

3、犯罪预测

四、简答题:(30%)

1、简述改革开放后犯罪的新特点。

2、简述当代中国犯罪现象的规律。

3、研究犯罪原因具有哪些意义。

五、论述题(20%)

简述现阶段中国犯罪增长的原因
犯罪学复习试卷(四)答案

一、填空题:

1、学习  模仿

2、天生犯罪人论  体格性格分型说   内分泌腺功能失调说  脑组织损伤说

3、内部  自杀  外部

4、残缺家庭   问题家庭  贫困家庭

5、盲目性  突发性  纠合性

二、判断改错题:

1、错。是塔尔德提出来的。

2、错。不是犯罪的根据。

3、对。

4、错。有辨认和控制能力,应当负相应刑事责任。

5、对。

三、名词解释:

1、犯罪亚文化群:是指由具有与社会主文化相异的犯罪价值体系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团伙和社会集团。

2、犯罪被害人:是指因他人犯罪行为的侵害,直接或间接使身心、经济或其他基本权利受到严重损害或侵犯的人。

3、犯罪预测:是指在正确认识犯罪现象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对犯罪现象及其他有关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从而对未来一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现象的数量增减、种类变化等一系列客观项目和微观项目所做的推断与预见。

四、简答题:

1、答:一、犯罪的总体质、量特点

    (一)犯罪数量剧增,重大案件比重明显增大

    (二)犯罪在各区域全面增长,呈现出新的区域分布态势

    1.我国犯罪地域分布出现了向东南倾斜现象。

    2.犯罪的社区分布向城市偏移,集镇刑事犯罪日益突出。

    二、犯罪类型结构特点

    (一)财产型犯罪突出,犯罪性质趋向重化

    (二)暴力犯罪向恶性化发展

1.杀人、伤害、强奸等传统的暴力犯罪有增无减,并趋向恶性化。

    2.严重暴力犯罪增多。

    (三)新型犯罪不断出现

    1.再生犯罪发展迅速。

    2.新型犯罪不断出现。

    三、犯罪组织形式的特点

    (一)共同犯罪显著增多

      (二)集团犯罪突出,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开始滋生蔓延

    四、犯罪主体的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增多,初犯年龄降低

    (二)女性在犯罪成员总数中比重趋增

    (三)流动人口犯罪突出,闲散人员犯罪增多,职业犯罪比重上升

五、犯罪活动方式和活动空间特点

(一)犯罪活动方式由静态发展为动态

    (二)犯罪活动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

    (三)海上犯罪突出

    (四)犯罪类型和手段的地区性差异缩小

    六、犯罪手段特点

    (一)犯罪手段日益智能化、现代化

    (二)犯罪手段具有更大的破坏性或危害性

2、答:(一)犯罪的起伏律

    1、犯罪起伏是事物发展不平衡性的反映

    2、犯罪大幅度起伏是犯罪对社会大变革、大动荡依存性的反映

    3、犯罪起伏具有潜伏周期和时间上的持续性

    (二)犯罪的消长律

    (三)犯罪的辐射律

3、答:(一)有利于从深层次上认识和把握犯罪现象,探寻其发展变化规律

(二)研究犯罪原因是搞好犯罪预防的基础

(三)研究犯罪原因可以为犯罪人的改造与矫治提供充分的依据

(四)全面、准确地研究犯罪原因,是促进犯罪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五、答:一、犯罪诱发因素的强化

    (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导致了个体犯罪欲念的扩张

    (二)文化的冲突、亚文化和反文化的冲击,弱化了个体的内控机制

    (三)社会转轨过程中利益冲突和利益纷争机会的增多,意味着犯罪诱因的增多

    (四)腐败现象对犯罪具有刺激、暗示、纵容作用

    二、社会控制功能的削弱

    (一)静态犯罪的控制机制难以适应对动态犯罪控制的需要,新的控制机制尚在探索之中

    (二)城乡利益主体的分化和多元化,使有组织的社会控制效能被严重削弱

    (三)城乡人口的流动、城市居住环境的变化,使无组织的自然监督效能弱化

    (四)社会主义文化对个体的内在控制机制在新形势下被严重削弱

    三、犯罪机会和条件的增多

    (一)犯罪分子可借以攫取利益的犯罪对象增多

(二)社会生活中,特别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制度上和管理上的漏洞给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2023年自考资料 ( 豫ICP备17027556号-1 )

GMT+8, 2024-4-27 05:07 , Processed in 0.07152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