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考网( zikao5.com )

 找回密码
 注册

我自考论坛新人签到! 到各省圈子新人签到送奖励~ 进入自考圈子自考资料专题

历年自考试题和答案 集合2008年以来的自考试题及答案! 考必过一考通自考小抄 - 自考密卷

自考资料【注册网站】|论文指导QQ905363546 自考英语学习英语俚语学习自考公共课 自考专业课网站地图关于我自考网_zikao5.com

特别提醒:想登录了解网站可用临时帐号【加微信zikao99索取】
搜索
查看: 7940|回复: 0

[历年真题] 2010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和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4 14: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
A.文化产品        B.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        D.文化事象
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      )
A.羌        B.吐蕃
C.鲜卑        D.回纥
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      )
A.中原文化        B.齐鲁文化
C.巴蜀文化        D.屈原文学
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      )
A.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      )
A.社会生活        B.精神生活
C.物质生活        D.家庭生活
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      )
A.七百年        B.六百五十年
C.六百年        D.五百年
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      )
A.政治观念        B.经济观念
C.国家观念        D.文化观念
8.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      )
A.夏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9.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
A.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B.二次同余式组解法
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        D.高次同余式组解法
10.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
A.《神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C.《素问》        D.《本草纲目》
11.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      )
A.公元2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8世纪        D.公元12世纪
12.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A.宗族        B.家庭
C.什伍里甲        D.个人
13.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      )
A.明代        B.宋代
C.汉代        D.隋唐
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主要表现的一项制度是(      )
A.分封制        B.什伍里甲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九品中正制
15.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
A.《周易》        B.《管子》
C.《商君书》        D.《韩非子》
16.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      )
A.荀子        B.程颐
C.王阳明        D.王夫之
17.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应(      )
A.止于至善        B.学思结合
C.教学相长        D.德育和智育并重
18.“教学相长”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命题,首先提出它的是(      )
A.《礼记•大学》        B.《礼记•学记》
C.《荀子•劝学》        D.《论语•学而》
19.“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原则,其哲学基础是(      )
A.天人合一        B.知行合一
C.中庸之道        D.抽象思维
20.我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语文平等
C.说话平等        D.民族平等
21.“孜然”一语借用的是下列哪个民族的词汇?(      )
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纳西族
22.下列人物中,提出“约定俗成”理论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23.有佛画圣手之称的唐代画家是(      )
A.阎立本        B.李思训
C.吴道子        D.王维
24.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      )
A.15世纪初叶        B.15世纪末叶
C.16世纪初叶        D.16世纪末叶
25.最早提出“中体西用”一词的人是(      )
A.张之洞        B.沈寿康
C.孙家鼐        D.冯桂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北宋时期的“通漕四渠”中有(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汴水        D.广济河
E.金水河
27.中国文化的源泉包括(         )
A.夏、商、周文化        B.先秦文化
C.秦汉文化        D.汉唐文化
E.明清文化
28.下列各项中属于服饰构成要素的有(         )
A.质(原料)        B.形(样式)
C.饰(佩带的饰物)        D.画(图案)
E.色(颜色)
29.以下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体现分权        B.魏晋开始实行
C.六部隶属于尚书省        D.中书省负责执行
E.共同听命于皇帝
30.中国古代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有(         )
A.上帝崇拜        B.鬼魂崇拜
C.太阳神崇拜        D.动物神崇拜
E.月亮崇拜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本大题答案参考自考白皮书题库整理
31.文化政策
答案:文化政策:是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32.“大一统”意识
答案:天在大一统的观念是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统治者追求统一而逐渐形成的。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在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这样的追求来源于广大地域上人群的迁移及人群间许久以来的相互交流。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论,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要作用
33.血亲五服制
答案:血亲五服制是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是同宗。
31.引经注律
答案:引经注律是儒家思想影响法律制度的又一方式。秦汉时期注经风气盛行,在这种风气下,人们开展了注释法律的工作,以儒家经典作为法律注释的依据。汉代引经注律盛况空前,据《晋书•刑法志》统计,当时郑玄等诸儒引经注律的文字达7,732,200字,“凡断罪所当由用者,合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二条”。儒家学者的注律过程也就是对封建法律制度进行儒家化的改造过程。
35.祖先崇拜
答案:祖先崇拜,或敬祖,是指一种宗教习惯,基于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仍然会影响到现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的信仰。一般崇拜的目的是相信去世的祖先会继续保佑自己的后代。在大部分不同文化中,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不太一样,对神灵崇拜是希望祈求一些好处,但对祖先的崇拜一般只是表达亲情,但有些文化如儒家和大乘佛教是将祖先当作神灵一样的崇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本大题答案参考自考白皮书题库整理
36.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
答案: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一方面是战争,《史记》及其它有关文献记载,黄帝与蚩尤曾发生过重大战争,黄帝族获得胜利。另一方面大原因作用更持久更深远。《史记》载黄帝在战胜蚩尤以后,“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在“左右大监”设立的同时则是“鬼神山川”的“封禅”,可见宗教活动的重要。到帝颛顼则进行更深刻的宗教革命,据《国语•楚语》及《尚书•吕刑》等文献记载,当时的宗教生活很混乱,“家为巫史”,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天神与地祗分开,祭祀行为专业化,实际是高级宗教的确立。《史记》称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而帝颛顼则在濮阳建立都城帝丘。濮阳之地在更久远时期就可能是宗教活动中心,考古工作者近年曾在濮阳的西水坡45号墓地中发现用蚌壳摆成的龙、虎、鹿图案,专家认为这是一处巫师的墓葬,时间属仰韶文化时期。
37.简述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
答:和自然范围内服饰标志一样,它同样脱离不了本民族传统农业社会所形成的文化观念的影响。其标志包括:

  (1)信仰标志。在服饰方面主要反映在图案绘制上,表现神的信仰或图腾信仰,例如天子服饰的龙袍,龙,风,麒麟图案象征尊与贵,天体云霞图案象征吉祥等。女子附属装饰品必含有信仰标志,其蓉花,插花都有镇邪驱祟之意。
  (2)阶层标志。随着社会等级制的产生和发展,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在服饰上就显示出来。在封建社会中,服装色彩有明显的阶层性。黄色为皇家标志,紫色为达官贵人之标志,平民百姓之标志色为灰与蓝。在服装面料上,葛麻与丝绸标志贫与富等等。
  (3)仪礼标志。我国传统的人生仪礼中,如诞生,成年,婚嫁和丧葬,这四次重大仪礼要进行换装仪式。幼儿生下后着装,挂锁,以示长命无恙。成年男子要“加冠”,成年女子要“加笄”以示成熟。婚礼是建立夫妻关系的仪礼,服饰,装饰喜用红色,红色是血色,以示血亲关系之相传。丧礼表达了中国人的敬祖观念。丧服的种类较复杂,有一套严格的区分亲疏的丧葬等级制度。我国古代之丧服有五种(称五服)。这五种丧服以麻布的粗细和制作的粗细来区分着装者的地位亲疏。
  (4)政治标志。服饰还敏感地反映着政治制度,古代统治者在建立政权时,大都制定相应的服饰等级制。古代完备的政治制度是包括服饰制度的。唐初的“武德令”规定了上至帝王后妃,下至文武百官及其妻女的全部服饰,条款十分详细。至今某些部门的着装仍有相应之规定。
  (5)职业标志。社会分工促进了职业的发展,职业服饰依从职业的便利并随之复杂化。工,商,宗教等之服装有别。文臣武将,学生士兵服饰之不同早就有所区分。近来服饰的职业标志在某些行业渐趋淡化,如运动服成了休闲服,猎装也成了时装等。
  (6)审美标志:我国农业社会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审美观念,如古朴美,稚拙美,单纯美,自然美等等。上层审美观与下层审美现有对立成分,也有交叉成分。但服饰不可能是纯审美,纯装饰性的,它脱离不了自然与人文的影响。
38.简述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特征。
答案:常见的主要是在“天象”、“地法”、“人事”之间作类比。这种类比思维是从“天、地、人”系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是体现系统整体思维的。在类比思维中,有一种叫做“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志行。(《诗经》的比、兴则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类比思维中包含了类推。
39.简述汉字的特点。
答案: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 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 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 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 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40.简述禅宗的传播。
答案:禅宗作为佛教中的一个修行本性的宗派,宗门下的僧人原本偏好在山泽的清净之处结庐而居,或者住在山岩洞穴里。而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传播,真正将禅独立出来,用以统摄佛教一切法门的标志,应该是以修禅的名义聚众流动的禅僧团的出现。根据记载禅宗达摩一系的禅僧和多数楞伽师,都是以游方为务,居无定所。他们自北向南的流动,也反映了整个下层禅众的趋向。后来进入皖、苏、鄂、赣等山区,开始由流动转向定居,完成了禅众生活方式上的一个重大转变。这一时期从道信开始,禅僧放弃了居无定所的头陀游历,开始固定的聚居生活,建立了禅宗僧团。他们白天劳作,夜晚坐禅,以参禅和劳作相结合,形成了禅宗僧团的一个重要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本大题答案参考自考白皮书题库整理
41.试述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
答案:答: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42.试述人生礼俗的家族特征。
答案:礼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文化混沌未开时,不存在俗与礼的区别;伴随着阶级分化、文化分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习俗中提纯出来。礼起源于俗,但礼不同于俗。礼最初是人神关系的调节,后来扩展到人,最后扩展到社会,成为严格的社会行为规范。礼具有“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的重要作用。因此,历代统治者出于社会控制的需要,强调礼仪原则,礼仪制度的化导与示范作用,以教化或强制的形式,使人们自觉遵循礼制的约束,“化民成俗”成为大小官吏的治政目标。在统治阶层不遗余力的灌输下,传统社会的礼仪制度大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礼制化为民俗,与中国古代家族势力通过家法、家规对礼制的维护有关,古代社会的家礼是国家礼制精神与庶民日常生活的结合。在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下,家族制度上升为国家礼制,然后又由国家礼制下降为民间家礼俗规。礼俗的这种升沉变化反映出传统中国社会的伦理特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 +26 收起 理由
杨菊 + 20
+ 6 henbucuo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2023年自考资料 ( 豫ICP备17027556号-1 )

GMT+8, 2024-5-7 17:22 , Processed in 0.0834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