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考网( zikao5.com )

 找回密码
 注册

我自考论坛新人签到! 到各省圈子新人签到送奖励~ 进入自考圈子自考资料专题

历年自考试题和答案 集合2008年以来的自考试题及答案! 考必过一考通自考小抄 - 自考密卷

自考资料【注册网站】|论文指导QQ905363546 自考英语学习英语俚语学习自考公共课 自考专业课网站地图关于我自考网_zikao5.com

特别提醒:想登录了解网站可用临时帐号【加微信zikao99索取】
搜索
查看: 2353|回复: 0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普通逻辑原理模拟试题和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30 13: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普通逻辑原理模拟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当S与P是交叉关系或全异关系时,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假的判断是()
A. SAP
B. SEP
C. SIP
D. SOP
答案:A
2. “并非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等值于()
A. 虽然不努力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
B. 努力学习了并且取得了好成绩
C. 不努力学习并且也没有取得好成绩
D. 努力学习了但却没有取得好成绩
答案:D
3. 若既肯定SEP,又肯定SIP,则()
A. 不违反逻辑规律
B. 违反了同一律
C. 违反了矛盾律
D. 违反了排中律
答案:C
4. “有些大学生是运动员”与“有些大学生不是运动员”这两个判断()
A. 可同真可同假
B. 可同真不可同假
C. 不可同真可同假
D. 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答案:B
5. “如果武松打死老虎,那么他就顺利过岗;如果武松被老虎吃掉,那么他就过不了岗;武松打死老虎或者老虎吃掉武松;所以,武松顺利过岗或者武松过不了岗。”这一推理是二难推理的()
A. 简单构成式
B. 简单破坏式
C. 复杂构成式
D. 复杂破坏式
答案:C
6. 间接论证主要指的是()
A. 独立证明反驳法
B. 归谬法
C. 反证法和归谬法
D. 反证法和选言证法
答案:D
7. “∨”与“p∧q”二者之间是()关系。
A. 矛盾
B. 反对
C. 等值
D. 差等
答案:A
解析:[解析]由“并非‘p∧q’”=“∧”可知“∧”与“p∧q”是矛盾关系。
8. 反证法与间接反驳()
A. 根据的都是矛盾律
B. 前者根据矛盾律后者根据排中律
C. 根据的都是排中律
D. 前者根据排中律后者根据矛盾律
答案:D
解析:[解析]二者作用不同:间接反驳法为了确定某一判断的虚假性,而反证法用来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二者理论根据不同:间接反驳使用矛盾律而反证法使用排中律。
9. 在下列逻辑形式中具有反对关系的是()
A. SIP与SEP
B. SIP与SOP
C. SAP与SEP
D. SAP与SIP
答案:C
解析:[解析]由逻辑方阵可知I与E为矛盾关系,I与O为下反对关系,A与E为反对关系,A与I为差等关系,所以选C。
11.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可用符号表示为()
A. ((p←q)∧q)→p
B. ((p→q)∧q)→p
C. ((∧q)∧p)→p
D. ((p←q)∧q)→p
答案:B
解析:[解析]A、C、D项不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可排除。B项为正确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即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12. “凡特称否定判断是不能换位的,因此,有些不能换位的是特称否定判断。”这一推理是()推理。
A. 三段论的省略式
B. 对当关系
C. 对称关系
D. 换位法直接
答案:D
解析:[解析]该推理的逻辑形式可整理为:SAP→PIS,可见前提的主项变为结论的谓项,前提的谓项变为结论的主项,是换位法。换位法是直接推理的一种。因此,选D。
13. “有一个患头痛病的樵夫上山砍柴,一次不小心碰破了脚趾头,出了一点血,但头却不痛了。后来头痛复发,他又偶然碰破原处,头痛又好了。于是他得出结论,刺破脚趾的这个地方(即‘大敦穴’)可以治头痛病。”这段议论中的结论,是运用()推理形式得出的。
A. 完全归纳
B. 类比
C. 简单枚举归纳
D. 科学归纳
答案:C
解析:[解析]该议论通过两次特殊情况“碰破脚趾某个地方,头痛就好了”,且未遇到与之相反的情况,从而推出一般规律“刺破脚趾这个地方可以治头痛病”。可见此推理是简单枚举法,即不完全归纳推理的一种。
14. 在以下假言推理中,有效式是()
A. ((→)∧p)→q
B. ((→)∧)→
C. (→)∧)→(
D. ((p←)∧p)→
答案:C
解析:[解析]A、B项是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C项违反了相容选言推理“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的原则,是无效式;D项是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的有效式。
15. 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是()
A. 先求同后求异
B. 先求异后求同
C. 两次求同,一次求异
D. 两次求异,一次求同
答案:C
解析:[解析]求同求异并用法不是求同法和求异法的相继应用,因此排除A、B项。求同求异并用法是对“正事例组”和“负事例组”各使用一次求同法得出两个结果,在此基础上,利用求异法得出结论,C项正确。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当一个三段论的形式有效而结论虚假时,它的两个前提必定是()
A. 都是真的
B. 都是假的
C. 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D. 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E. 或大前提假或小前提假
答案:C^E^
2. 下列关系中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
A. 概念间的全同关系
B. 概念间的等值关系
C. 概念间的矛盾关系
D. 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
E. 概念间的蕴涵关系
答案:A^B^
3. 当S类与P类具有()关系或()关系时,SEP为假但SOP为真。
A. 全同
B. S真包含P
C. S真包含于P
D. 交叉
E. 全异
答案:B^D^
4. 下列判断中,可用完全归纳推理推出结论的是()与()。
A. 原子都是可分的
B. 24~28之间没有质数(凡仅被1或自身整除的数叫质数)
C. 人人都有思维能力
D. 我厂所有车间都实现了生产自动化
E. 燕低飞,披蓑衣
答案:B^D^
5. 由“s必然是p为真”,可推出()和()。
A. s可能是p为真
B. s可能不是p为真
C. s必然不是p为假
D. s必然不是p为真
E. s可能是p为假
答案:A^C^
6. 论证中的归谬法是()和()。
A. 证明的方法
B. 反驳的方法
C. 演绎的方法
D. 归纳的方法
E. 类比的方法
答案:B^C^
7. “单称肯定判断”与“单称否定判断”这两个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是()和()。
A. 反对关系
B. 下反对关系
C. 矛盾关系
D. 差等关系
E. 不可同真且不可同假的关系
答案:C^E^
8. 在概念间的外延关系中,不具有传递性质的是()关系与()关系。
A. 同一
B. 真包含
C. 真包含于
D. 交叉
E. 全异
答案:D^E^
解析:[解析]由关系的传递性可设任意对象a、b、c,若a与b交叉,且b与c交叉,则a与c不一定交叉,所以交叉是非传递关系;同理全异也为非传递关系。
9. “凡是革命者都是不怕困难的;张同志是不怕困难的;所以,张同志是革命者。”这一推理是()
A. 正确的三段论推理
B. 错误的三段论推理
C. 违反了“从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的规则
D. 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
E. 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
答案:B^D^
解析:[解析]该三段论推理的大项为“革命者”,小项为“张同志”,中项为“不怕困难的”,因两个前提均为肯定的,所以中项两次不周延,违反了“中项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所以是错误的三段论推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既肯定“只有敢于创造,才会有所创造”,又肯定“即使不敢创造,也会有所创造”,就会违反___律。
答案:矛盾
2. 题中空白处答案应为:___、___。
答案:矛盾 SAP
3. 从概念的外延关系看,“党员”与“教师”具有___关系;感叹句与陈述句具有___关系。
答案:交叉 反对
4. 在“我们不仅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而且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物质文
明”与“精神文明”在外延上具有___关系。
答案:矛盾
5. 间接论证是通过论证___,从而确定该论题的真。间接论证分为___和___。
答案:与论题相关的其他论断假,反证法,选言证法
6. 题中空白处答案应为:___、___。
答案:
7. “同语反复”指的是___直接包括了___;“循环定义”指的是定义项中___包含了被定义项

答案:定义项,被定义项,间接
8. 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___,若“明天或者刮风或者下雨”为假,则联言判断___为真。
答案:排中律,明天既不刮风也不下雨
9. 负判断就是某个判断的判断;负判断与原判断之间是______关系
答案:否定矛盾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分析下列丙的议论违反了哪些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为什么?
甲说:“凡是语句都表达判断。”
乙说:“有的语句不表达判断。”
丙说:“甲和乙的观点都不正确,我认为唯有纯疑问句不表达判断。”
答案:(1)甲和乙的说法是互相矛盾的两个判断,而丙却说:“甲和乙的观点都不正确”,这就违反了排中律,犯了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
(2)丙既否定了乙所说的“有的语句不表达判断”,又肯定了“唯有纯疑问句不表达判断”,这就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评分:以上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给2分,第二个要点给3分,共5分。
2. 下述甲、乙、丙、丁的言论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如有违反,是谁违反了?违反了什么规律的要求?为什么?
甲:小王的这篇文章有见解。
乙:我反对甲的看法。
丙:甲和乙的看法,我都赞成。
丁:我认为甲和乙的看法都不对。
答案:(1)丙违反了矛盾律的逻辑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因为丙把甲和乙所做出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同时加以肯定了。(2)丁违反了排中律的逻辑要求,犯了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因为丁把甲和乙所做出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同时加以否定了。
评分:以上两个要点,只答对一个的给2分,全对给5分。
3. 试分析下列议论中丙与丁的说法是否违反逻辑规律的要求?
甲说:“关系R是传递的。”
乙说:“关系R是非传递的。”
丙说:“甲和乙说的都不对。”
丁说:“甲和乙说的都对。”
答案:(1)丙的说法不违反逻辑规律的要求。(1分)
因为,甲的说法与乙的说法不是矛盾关系,而是反对关系。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不能同真,但可同假。故丙所说的:“甲和乙说的都不对”符合逻辑规律的要求。(2分)
(2)丁对甲、乙二人的说法均予肯定,是违反矛盾律要求的。(1分)这是因为,甲的说法和乙的说法是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根据矛盾律的要求,对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不能同时予以肯定,而丁恰巧同时予以肯定了,这就不符合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2分)
4. “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唯物主义者;某人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某人不是唯物主义者。”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其推理形式是否有效?为什么?
答案:(1)这一推理属于三段论的第一格。(1分)
(2)其推理形式无效。(1分)
(3)违反了三段论“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3分)
5. “无论什么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这一判断属于何种直言判断?请指出其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
答案:(考查自然语言中性质判断的规范化)
(1)这一判断属于全称肯定判断。(1分)
(2)这一判断的主项“困难”周延;谓项“不可克服的”不周延。(P81)(4分)
六、证明题(本大题8分)
1. 已知某一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是否定判断,试证:该三段论的大前提只能是全称肯定判断。
答案:证明(一)
(1)大前提要么是A判断,要么是E判断,要么是I判断,要么是O判断;(1分)
(2)若大前提为E判断,因已知小前提否定,而两个否定前提不能进行有效三段论推理,与已知条件相违背(2分);同理可证,大前提不能是O判断;(1分)
(3)若大前提为I判断,因已知小前提否定,结论应为否定判断(三段论规则指出:“前提之一否定,结论必否定。”),则结论中大项周延,但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I判断的主、谓项均不周延),从而出现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与已知条件相违背;(3分)
(4)可见,该三段论大前提既不能是E判断,又不能是I判断,也不能是O判断,只能是全称肯定(即SAP)判断(1分)。
证明(二)
(1)小前提否定,则结论否定,则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则大项在大前提中周延,故大前提不能是特称肯定判断(因为特称肯定判断的主、谓项没有一个是周延的)。(4分)
(2)小前提否定,则大前提必为肯定判断。(2分)
(3)由(1)和(2)可推出:大前提必为肯定判断。(2分)
说明若采取其他证法,如分四个格的完全归纳证明等,只要论证正确,步骤清晰,也可适当给分,以至满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2023年自考资料 ( 豫ICP备17027556号-1 )

GMT+8, 2024-5-19 07:26 , Processed in 0.06441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